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肾小管性蛋白尿A.尿中有凝溶蛋白 B.尿中有β微球蛋白 C.Tamm-Horsfall蛋白 D.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 E.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
肾小管性蛋白尿A.尿中有凝溶蛋白 B.尿中有β微球蛋白 C.Tamm-Horsfall蛋白 D.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 E.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
admin
2020-12-24
26
问题
肾小管性蛋白尿
选项
A.尿中有凝溶蛋白
B.尿中有β
微球蛋白
C.Tamm-Horsfall蛋白
D.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
E.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
答案
B
解析
1.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Bence-Jones protein,BJP)等,尿蛋白定性多为(+~++)。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2.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是以无症状蛋白尿(尿蛋白量少于1.0g/d,以白蛋白为主)和(或)单纯性血尿(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并偶见肉眼血尿,血尿性质为肾小球源性)为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3.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尿β
-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4.直立性蛋白尿又称体位性蛋白尿,是在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出现的蛋白尿。其特点为清晨在卧位时尿蛋白排泄量正常,而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直立、行走或活动时,尿蛋白增多;但平卧休息后可转为阴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tN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是A.ALT/ASTB.GGT/ALPC.血清胆碱酯酶D.γ-球蛋白E.PⅢP(血清Ⅲ型前胶原肽)
餐后十二指肠液中胰蛋白酶浓度低于正常的是A.十二指肠球溃疡B.肠易激综合征C.慢性胰腺炎D.慢性胆囊炎E.胃溃疡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作用是A.促进胰液中HCO3分泌B.促进胆汁分泌C.促进胃蛋白酶分泌D.促进胃酸分泌E.促进胰液中胰酶分泌
促胃液素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胰液中HCO3分泌B.促进胆汁分泌C.促进胃蛋白酶分泌D.促进胃酸分泌E.促进胰液中胰酶分泌
反复浮肿多年,高血压,尿蛋白++,红细胞++()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C.肾病综合征D.隐匿性肾炎E.慢性肾炎
起病急,水肿,少尿,尿蛋白+++,红细胞+++()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C.肾病综合征D.隐匿性肾炎E.慢性肾炎
膜性肾病A.肾基底膜厚,有钉突B.肾小球内有白金耳C.系膜区有IgA及C{图}沉积D.肾小球硬化E.肾小管坏死上述X线胸片分别符合下述何种疾病的典型表现
急性肾衰竭A.肾基底膜厚,有钉突B.肾小球内有白金耳C.系膜区有IgA及C{图}沉积D.肾小球硬化E.肾小管坏死上述X线胸片分别符合下述何种疾病的典型表
肾小管性蛋白尿A.尿中有凝溶蛋白B.尿中有β{图}微球蛋白C.Tamm-Horsfall蛋白D.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E.活动后出现尿蛋白(+),
男性,24岁,3周少尿,尿红细胞20~30/高倍视野,尿蛋白(++),BP142/92mmHg,血肌酐648μmol/L,Hb102g/L。临床拟诊A.原发性肾
随机试题
京广线经过的湖南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 )。 A、长沙市 B、株洲市 C
挂线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疗程短 B、无疼痛 C、不影响肛门功能
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者何某服务残疾儿童多年,相信他们有潜能,运用各种手法帮助他们成
关于施工成本及其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患者,男性,36岁。头部外伤15小时,深昏迷,脉搏65/分,血压18.6/9.8
下列疾病时宜选择的治疗药物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加速性室性自主律 A.维拉
抑制H+-K+-ATP酶活动 A硫糖铝B西咪替丁C奥美拉唑D
共用题干 某男孩,8岁,参加学校的体能训练,为了了解其身体发育情况,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按生长发育公式,此年龄儿童的体重为A:18kgB:20kg
揭示风湿活动的诊断依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具有发热乏力、苍白、脉搏增快等表现B血沉增快CRP黏蛋白增髙D抗链“0”增高EP-R间期延长
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属于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中的()。A:控制货币供应量B:收入政策C:结构调整政策D:供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