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题库总管
2019-12-17
43
问题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D、丁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
答案
A
解析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特定行为的性质、结果与意义的能力,而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支配自己实施或者不实施特定行为的能力。 选项A正确,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按照对事实认识错误的一般原则解决其刑事责任问题,即:①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②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应以过失犯罪论处。③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其危害结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则是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属于假想防卫,是“吸毒产生的幻觉”,主观上存在过失,因此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选项B错误,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理论上有不同学说。(1)将具有责任能力时的实行行为与陷入无责任能力后的实行行为作为“一体”化,“一个”行为来考虑,从而肯定行为人对陷入无责任能力时的引起结果发生的行为也具有责任能力。按照这个观点,乙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2)作为因果关系的错误问题来解决。即在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前就已经存在犯罪的未遂。对行为人是否适用既遂的刑罚就取决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出现是否表现为因果关系的非重大偏离。如果因果关系的偏离重大,行为人便不承担既遂责任。在本案中,因果关系的偏离并不重大,因此行为人应负既遂的责任。因此,按照两种不同理论得出的结论都是乙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 选项C错误,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选项D错误,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而不是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并且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生日当天不包括在内。因此,“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此时未满14周岁,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同时,这里积极采取救助措施,也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u6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建筑材料强度是指建筑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其具体包括抗拉、抗弯和( )强度。
下列选项中,属于本层共有公用建筑面积的是( )。
下列选项中,能够影响写字楼管理服务与商业配套专业化的要素是( )。
下列选项中,能够影响写字楼建筑外部形态的要素是( )。
下列选项中,能够影响写字楼硬件配置的要素是( )。
下列选项中,( )是针对项目楼书、折页、媒体资料及各类宣传材料使用和发放方面的
在客户接待过程中,根据客户在购买房地产的决策权、意愿程度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将客户划
下列选项中,( )将决定房地产经纪人能否与客户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进而愿意委托
下列选项中,( )是房地产经纪人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房地产经纪人与客户建立联系的
按客户购买意向的强弱、经济承受能力、购买的区域范围及对物业品质要求的程度等因素,
随机试题
关于滤过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 B.使射线能量分布均匀
A
关于新增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与计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以()方式管理物业服务收费,在物业管理活动开展初期,对于推行物业管理,稳定物业管
以下关于费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斜面裂形成的原因是 A中鼻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B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联
患者,男性,36岁。大面积烧伤8h,已静脉输液3000ml,判断其血容量是否补足的简便、可靠指标是A.脉搏B.血压C.呼吸D.尿量E.中心静脉压
A级洁净区中,≥5μm动态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A:10个/m3B:7个/m3C:5个/m3D:3个/m3E:1个/m3
另有儿童处方集、护士处方集的是A.《医师案头参考》B.《英国国家处方集》C.《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年版)》D.《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