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
admin
2020-12-24
22
问题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
选项
A.将乙改判为死缓,并裁定核准甲死刑
B.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
C.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裁定核准甲死刑,撤销对乙的判决,发回重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复核后的处理。《最高法解释》第352条规定:“对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本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乙可不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对乙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故B选项正确,当选;A、C、D选项错误,不当选。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y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2012年)A.甲灯具厂捏造乙灯具厂偷工减料的事实,私下告诉乙厂的几家重要客户B.甲公司发布高薪招聘广告,乙公司数名高
对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依相关的安排,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几项?()A.该安排的适用范围目前仅限于民商事案件判决的相互认可和执行
2019年签署的《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排除适用于下列哪些民商事案件的判决的认可和执行?()A.内地人民法院审理的赡
秦某与洪某在台北因合同纠纷涉诉,被告洪某败诉。现秦某向洪某财产所在地的大陆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认可该台湾地区的民事判决。关于该判决的认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当事人欲将某外国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申请中国法院承认和执行。根据中国法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该判决应向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B.该判决应
澳门甲公司与内地乙公司的合同争议由内地一仲裁机构审理,甲公司最终胜诉。乙公司在广东、上海和澳门均有财产。基于这些事实,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公司可分
中国香港甲公司与内地乙公司签订商事合同,并通过电子邮件约定如发生纠纷由香港法院管辖。后因履约纠纷,甲公司将乙公司诉至香港法院并胜诉。判决生效后,甲公司申请...
中国某公司与甲国Rerp公司因一宗投资项目产生争议,Rerp公司向甲国法院起诉中国某公司并获得胜诉判决。中国某公司败诉后就同一案件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Re...
一对法国夫妇婚后移居西班牙,后来华工作。该夫妇于今年收养一名中国儿童并决定一起回西班牙生活。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该夫妇收养中国儿童所应适用的法律,下列哪一选...
一对法国夫妇婚后移居西班牙,后来华工作。该夫妇于2011年收养一名中国儿童并决定一起同西班牙生活。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该夫妇收养中国儿童的条件和手续适用的法...
随机试题
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者为
2011年甲居民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从境外取得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企
《神农本草经》云“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指的是
下列各项不属于债项特定风险因素的是( )。A.抵押B.质押C.优先性D.产品类别
成年男性患者,体重60kg。因化学药品仓库内失火被烧伤,失火现场浓硫酸罐破裂引起喷溅,火势烟雾严重,烧伤的部位有头部、颜面、颈部、双上肢、前后躯干和会阴部...
药物降解主要途径是水解的药物有A:酯类B:酚类C:烯醇类D:芳胺类E:酰胺类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A.图纸内容和设计要求B.施工总包与分包、与业主的协调工作内容C.分项工程交底D.与地方和质检部门的公关关系E.设计变更
下列房地产转让的方式中,不属于有偿转让的是()。(2006年真题)A.房地产抵债B.房地产作价入股C.房地产买卖D.房地产继承
共用题干 王先生于2013年在北京购买了一套面积为85平方米的住房,容积率为5.9,每平方米价格为2万元,低于该区域平均价格。王先生家庭每月税后收入为2...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着人民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