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企业职工王某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留下残疾,影响劳动能力。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王某劳动能力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能力鉴定委
某企业职工王某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留下残疾,影响劳动能力。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王某劳动能力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能力鉴定委
admin
2020-12-24
26
问题
某企业职工王某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留下残疾,影响劳动能力。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王某劳动能力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自收到王某鉴定申请之日起12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B.对王某劳动能力鉴定的专家组,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至7名专家组成
C.王某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D.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半年后,王某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答案
C
解析
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八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RF1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选址原则的是()。A: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B:具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条件,运输方便C:厂址选
在自行车停车设施设计方面,自行车停车场地位置的选择应依据道路、广场及公共建筑布置,以()分散就近设置为主。A:特大型B:大型C:中型D:小型E:特小型
下列关于消防车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形消防车道应至少有一处与其他车道相连通B: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C:大型消防车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8m×18m
半通行地沟的断面尺寸是依据运行人员能弯腰走路,能进行一般的维修工作的要求定出的。一般半通行地沟的净高为()m。A:1.2B:1.4C:1.6D:1.8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按自行车的行驶能力控制在()以下为宜。A:2.0%B:2.5%C:3.0%D:3.5%
下列关于道路桥洞通行限界的相关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人高度限界为2.5mB:其他非机动车通行及在非机动车桥洞内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限界控制为3.5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确定。A:城市性质和功能B: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C: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的有关规定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是()A:他有意识地运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B:他把差额地租形成的原因概括为土地肥力和位置差异C:他断
物体由于周边环境反光的影响,而发生的色彩细微变化,这种现象是指()A:条件色B:固有色C:空间色D:光源色
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是()A:城市与区域的关系B: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C:城市的地理位置D:城市的发展前景
随机试题
一项孤立的标准,即使很完整,水平很高,标准化的目的也是不容易实现的,还必须把与之
方某、李某、刘某和张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方某向李某借款100万元,刘某提供房
1.公司员工要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学习技能,完善业务能力,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水平。(
下列各项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是( )。
Ⅳ级防水等级的屋面宜选用的防水涂料是()。
汉字的优点是否即是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呢?笔者认为,汉字绝非仅仅是象形文字。汉字不
高尔夫球
2002-90.组成药物中含有薄荷的方剂是 A.温脾汤B.凉膈散C.大柴胡
关于体育教学评价核心理念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的改善为目的B.教学评价必须基于协商参与C.教学评价必须以个人独特的建构作为探讨的基础
我国中小学课外活动与现行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A.平行关系B.前后关系C.部分与整体关系D.整体与部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