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未收到代销清单不发生纳税义务 B.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
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未收到代销清单不发生纳税义务 B.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
admin
2020-12-24
32
问题
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未收到代销清单不发生纳税义务
B.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C.固定业户到外县(市)提供应税劳务并持有《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应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固定业主的分支机构与总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税收机关申报纳税
E.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答案
DE
解析
本题考查第四章知识点增值税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贷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所以A错误。、 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所以B错误。 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收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所以C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Cz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依法解除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不可抗力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B.当事人一方发生根本违约的情况下...
确定薪酬调查时间时,要明确收集薪酬数据的开始和截止时间。通常春季报告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A.1~2月B.3~6月 C.7~8月...
营业时间是体现流通业态特征的重要指标,不同业态的营业时间差异很大。营业时间最长的业态是()。 A.百货公司B.超级市场 C.专门商店D...
储存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暂时处于停滞状态,储存活动可以创造商品的()。 A.时间效用B.形质效用 C.空间效用D.使用效用
2009年6月3日,红光粮油公司与正东储运公司签订一份仓储保管合同。合同主要约定:由正东储运公司为红光稂油公司储存保管小麦6万公斤,保管期限自2009年7...
2009年6月3日,红光粮油公司与正东储运公司签订一份仓储保管合同。合同主要约定:由正东储运公司为红光稂油公司储存保管小麦6万公斤,保管期限自2009年7...
某货轮运输一批棉毛制品,在海上航行途中因设备故障起火,船舱内发生火灾船长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抢救。灭火后统计损失,被烧毁的货物价值共计5000美元,因救火被水...
某货轮运输一批棉毛制品,在海上航行途中因设备故障起火,船舱内发生火灾船长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抢救。灭火后统计损失,被烧毁的货物价值共计5000美元,因救火被水...
某货轮运输一批棉毛制品,在海上航行途中因设备故障起火,船舱内发生火灾船长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抢救。灭火后统计损失,被烧毁的货物价值共计5000美元,因救火被水...
某货轮运输一批棉毛制品,在海上航行途中因设备故障起火,船舱内发生火灾船长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抢救。灭火后统计损失,被烧毁的货物价值共计5000美元,因救火被水...
随机试题
患者,男性,5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5小时,伴恶心、呕吐、发热。最能提示该患者患有
排水固结法的实质为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下列部门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各主体中不能作为一般债务保证人的是()。 A.某省
下列行为,属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 )。 A.担保 B.出售 C.交换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血压升高16年,平时无明显胸闷、胸痛。体检时发现,心电图RⅤ54.5mV,Ⅴ4~Ⅴ6导联ST水平压低0.2mV,T波倒置。 ...
三条边均为正整数,且最长边为11的三角形有()个。A.21B.23C.25D.36
下列房地产市场调研内容中,属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有()。A:国家产业政策B:区域内居民家庭收入C:区域内居民职业构成D:区域内居民社会阶层分布E:区域内居民
按照反映的内容或数值表现形式划分,统计指标可分为()。A.总量指标B.分类指标C.顺序指标D.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
发生下列( )情形时,合同可以撤销。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D.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