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加强劳动教育,助推孩子全面发展 【热点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提出:...

admin2020-12-24  21

问题 面试热点:加强劳动教育,助推孩子全面发展

【热点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提出: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现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一)重大意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模拟试题】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对此,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解析1.概括话题,表明主要态度。 一直以来,尊崇劳动、热爱劳动、勤奋劳动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劳动们的共同努力下,才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书写了伟大祖国灿烂的篇章。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体现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在开展推进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和落实。 2.分析举措实行的目的、意义 (1)目的(背景) 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当前教育中劳动教育缺位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如:学校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家庭教育中,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忽视;社会中,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任务不相符合,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2)意义 因此,《意见》中重视和推进劳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针政策,具体来说: ①有利于以劳树德。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品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而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有利于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②有利于以劳增智。劳动是创造的基础,通过《意见》里提到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劳动过程中,学生们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在这种创造性活动中:一方面,能够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从中掌握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 ③有利于以劳强体。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做出努力、耗费精力,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锻炼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质;同时,也在挥洒汗水的劳动中不断锻炼出健康的体魄,从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④有利于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分析举措在执行过程中的困难 当然,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也应关注其中的一些难题。例如:部分家长和学校仍存在唯分数论等落后教育观念;所设置的劳动课程内容是否能够符合时代劳动要求、课程操作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等;劳动课程开展中可能存在相关师资、场地、经费不足等困难等等。 4.提出落实建议、措施 对此,要保障劳动教育贯彻落实到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需要诸多努力。 第一,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如要深入把握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等基本内涵;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以及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加快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等。 第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丰富多样的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如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劳动实践指导教师等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等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等等。 第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督促落实。省级政府要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市地级、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劳动教育的职责,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二是,强化督导检查,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EuC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