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
天天题库
2020-05-20
57
问题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选项
问题: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3.预应力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答案
解析
1.属于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的变更(或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确认过程和环节包括: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2.不完善,设置预拱度时还应考虑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和张拉上拱的影响。支架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3.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耐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4.不能满足要求,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5.(1)避免出现支架下沉;(2)避免脱模过早,以及模板的不均匀沉降;(3)加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TUWpKKKQ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8月15日,甲工厂与乙机电安装公司签订机械设备安装合同,合同约定由乙公
因为承包某工程项目需要,甲建筑工程公司与乙建材供应公司签订了一份建材购销合同,合
甲建筑工程公司与乙建材供应公司签订了一份建材购销合同,同时在合同中约定:就本合同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水泥购销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200t水泥,货款6万元,乙向甲支付
对于扬尘控制,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
根据不同的标准,保险合同可分为财产保险合同和( )。 A.非财产保险合同
甲施工企业于2014年5月1日向乙企业发出采购80t钢材的要约,乙于2014年5
关于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劳务派遣单位与被
施工单位所承建的某高校办公楼,建设单位未经验收就提前使用。5年后,该办公楼主体结
某建设单位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某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商。甲公司
随机试题
阳虚内寒哪一脏最少见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下列选项中,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包括( )。 A.“固定资产” B.“银行
超前地质预报按预报长度划分为()。
1992年美国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
某汽车运输公司2015年拥有营运车辆100辆,年工作车日为28105车日,完好车
如何选择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的容量?
由于承包人的原因造成工程设备部能按原定目标使用而需要再次检查,发包人有权要求承包
血栓头部一般属于A.白色血栓B.红色血栓C.透明血栓D.混合血栓E.延续性血栓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执行。A:被执行人住所地公安机关B: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C:被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