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根据下列文字回答以下五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
根据下列文字回答以下五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
Freeti
2019-12-17
54
问题
根据下列文字回答以下五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9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6521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6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其中,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2148亿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5250亿元。 与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相比,按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GDP总量增加了23002亿元,提高了16.8%。其中,第一产业因不在这次普查范围内,数据变化不大,重新核算后增加了1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517亿元,提高了2.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297亿元,提高了48.7%。 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有93%是第三产业引起的。造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较多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料来源的增加。经济普查覆盖了第二三产业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源,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卫生传输服务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通过经济普查,进一步查清并补上了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漏统的部分。 2004年GDP重新核算后,与年快报数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比重由原来的15.2%下降到13.1%,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由原来的52.9%下降到46.2%,下降了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由原来的31.9%上升到40.7%,上升了8.8个百分点。重新核算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中的份量不像原来估计的那么低,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功不可没。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比原来核算的要合理得多,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矛盾依然存在。 在GDP总量的增加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量之和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量的比为():
选项
A. 3:16B. 1:12C. 2:19D. 5:23
答案
B
解析
解题指导: GDP总量多出2.3万亿元,其中第一二产业占7%,第三产业占93%,故他们之间的比例应为7∶93,与备选项中的B最为接近。故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Tpqf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为7.41万公里,居世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为7.41万公里,居世
随机试题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属于( )。[2011年真题] A、法律 B
新鲜动物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是 A、单独粉碎 B、串油 C、水飞法
按照()划分,可以把行政组织分为决策部门职能部门(执行部门)、咨询信息部门、监
短路电流的冲击值主要用来检验电气设备的()
订立企业劳动合同的原则包括()。
某初产妇,妊娠36周。发现阴道持续流液10小时,消毒阴道后检查触不到前羊水囊,液体不断从宫口流出,阴道内液体的pH试纸测为7.16。临床诊断为胎膜早破。 ...
参苏饮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A:咳嗽肝火犯肺证B:感冒之气虚感冒C:感冒之阳虚感冒D:感冒之阴虚感冒E:喘证肺气虚耗证
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A:1个月B:半年C:3个月D:1年
背景: 某人防工程,建筑面积5000m2,地下1层,层高4.0m,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6.5m。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建设单位和...
用矩阵分析技术组合时采用的维度包括( )。A.技术先进性B.技术重要性C.技术复杂性D.技术相对竞争地位E.技术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