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admin2020-12-24  9

问题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课文介绍
本文饱含感情的笔触,记叙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佳景和宴会的盛况,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同单元的课文还有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
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反复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而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班额 50 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3.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三]。
[研讨与练习三]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

选项

答案

解析1.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次、致”等实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朗读品味,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感受文章精炼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②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②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内容与特点和高中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确立了以上三维目标。具体如下: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兰亭集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 3 单元的第 1 篇课文,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语言质朴清新,洒脱飘逸。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纵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3)学生分析:学生已经经过必修(1)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2.教学方式:诵读法、组织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课文 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和诗意的氤氲之中。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又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品读《兰亭集序》,去触摸他那一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 (二)知识积累 1.了解序的的体裁特点以及关于序的体裁常识。 (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师多媒体展示介绍) 2.合作探究,解决句读;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旬式。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 2.自读全文,从每段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概括要点。 明确: 第 1、2 段:记叙宴集盛况(乐) 第 3 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 第 4 段:交代作序的目的(悲) (四)深入研读(教学方式:师生对话、以读促悟、情景教学、小组讨论) 1.研读第 1、2 段 教师:请自读课文,思考:第 1、2 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也。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教师:打开幻灯片——明·文徽明《流觞赋诗图》,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感受。 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教师总结: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的情性的体现。 2.研读第 3 段 教师:自读第 3 段.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中心问题。 学生:文章第 3 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教师:自读第 3 段,了解作者心境变化,在谈论到生死问题时,作者的情感为何会由“乐” 转而为“痛”呢? (学生立足文本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归纳) 3.研读第 4 段 ①学生齐读第 4 段,思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②讨论:此段作者流露的情感是“悲”,“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因何而“悲”? (五)品味语言 教师: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露,对此如何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 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 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 短短 16 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 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 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六)探究感悟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灰尘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的心恢 复平静。兰亭集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 而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 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能举出与此有关的名句吗? 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送应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七)课堂总结 教师:人生总是不免有失意伴随,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诗意来,这就是王羲之的睿智之处。观照现实人生,回首萧瑟处,我们如能吟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类的诗句,也就无愧于“诗意地栖居”。 (八)作业布置 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如对王羲之的认识,对生死的理解,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等。 (九)板书设计 3.设计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内分享交流,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结合古诗文总结: 多媒体展示: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上上》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VWH8KKKQ
相关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