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娱乐场所属于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关于其应急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B.必须指定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C
某娱乐场所属于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关于其应急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B.必须指定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C
admin
2020-12-24
32
问题
某娱乐场所属于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关于其应急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B.必须指定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C.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D.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 小时应急值班。
答案
C
解析
第十条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其中,小型企业或者微型企业等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且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工业园区.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联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第十四条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 (三)应急救援队伍。 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 小时应急值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2w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机动车道设计方面,对于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来说,应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经验确定,其中双车道多用()m。A:5~6B:7~8C:10~12D:14~1
在机动车道设计方面,对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车道数来说,其根据理论分析证明.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时,双向()机动车车道是比较经济合理的。A:2条B:4条
下面()种说法是错误的。A: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B:寄畅园位于苏州C:留园位于苏州D:拙政园位于苏州
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是()。A: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B: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C:陕西凤翔马家庄春秋时期秦国宗
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一般可以将住宅建筑的户分为()部分构成。A:居室、厨房、卫生间、门厅、贮藏间B: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四室户C:居住、辅助、
公共建筑过道的长度应根据()来确定,其中主要控制的是()。A:功能的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过道的宽度B: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范、空间感受;最远房
关于确定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的表述,下列哪些项是错误的()A: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确定B:医疗卫生用地指标应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C:金融设施用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城市居住区曾采用过周边式布局模式,之后不再采用的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居住小区的规模要求B:容积率过低C:日照通风条件不好D:造价偏高
影响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因素包括()A:地质条件B:人口规模C:高速公路建设情况D:城中村分布情况E: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B: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C:规划人均城
随机试题
关于一般房颤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心室率多在350~600次/分 B.
社长、主编和副主编三人轮流主持每周一的编辑部发稿会。某年(非闰年)1月6日的发稿
可诱发癫痫的药物是
按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要求,检测机构不但要严格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
房地产要有价格与其他任何物品要有价格一样,需要具备的性质不包括( )。
患者男,45岁。正值夏季盛暑之季,今日在户外劳动两小时后即出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
根据我国宪法,城市郊区土地除了法律规定都是属于集体所有。()
关于长期投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常见的长期投资资金需求是收购子公司的股份或者对其他公司的相似投资B.长期投资属于一种战略投资,其风险较大C.最
对于非公开募集基金的推介,以下合规的是()。A.发动全体员工邀请有意向的投资人,来公司听关于产品的讲座,人数不超过200人B.邀请三五个已经购买过私募基金产
女性,45岁,血性白带2个月,妇检阴道未受肿瘤侵犯,宫颈菜花样,宫体正常大小;宫旁明显增厚,未达盆腔,宫颈活检为鳞癌,其分期是A.Ib期B.Ic期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