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共用题干 患者,女,28岁。妊娠38周,患心脏病。刚临产,产科情况暂无异常。心功能Ⅱ级。对其错误的护理是 A:灌肠 B:吸氧 C:半卧位 D:必要时注射哌替啶
共用题干 患者,女,28岁。妊娠38周,患心脏病。刚临产,产科情况暂无异常。心功能Ⅱ级。对其错误的护理是 A:灌肠 B:吸氧 C:半卧位 D:必要时注射哌替啶
admin
2020-12-24
34
问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28岁。妊娠38周,患心脏病。刚临产,产科情况暂无异常。心功能Ⅱ级。
选项
对其错误的护理是
A:灌肠
B:吸氧
C:半卧位
D:必要时注射哌替啶
E:观察早期心衰征象
答案
A
解析
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所致的压迫,孕妇容易发生便秘,使肠管内留有堆积的粪便,影响胎头的顺利下降及旋转,妨碍产程的进展。因此,临产前最好先进行灌肠,以清除肠内的粪便,减少产道的阻力,使产程顺利进行。但严重心脏病(充血性心衰)、重度高血压动脉瘤、严重贫血、巨肠症引起的出血和穿孔、精神障碍、严重痔疮、不明原因的肠道出血、肝硬化、早期妊娠等都不适合灌肠。根据本题中患者心功能Ⅱ级,不能灌肠。故选A。
根据“宫口接近开全”,判断患者处于分娩期的第二产程。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中,心功能Ⅰ~Ⅱ级经适当治疗多能耐受妊娠和分娩,在分娩期应提前选择好适宜的分娩方式,Ⅰ~Ⅱ级心功能,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可考虑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要避免屏气增加腹压,应行会阴后侧切开,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术,尽可能缩短第二产程,其他选项虽然都是要准备的,但不是首先准备的。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HB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不属于临终护理的目的的是A:延长生命B:控制症状C:使患者舒适D:对家属安慰E:体现尊重人
偏瘫病人从床移至轮椅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A:先移轮椅至病人健侧B:轮椅与床呈30°~50°且朝向床沿C:关好刹擎,移开脚踏板D:健手抓住轮椅近侧扶手E:以
对脊髓损伤伴尿潴留的病人,不妥的护理措施是A:嘱病人少饮水。以预防尿潴留B:让病人听流水声,以刺激排尿C:必要时,留置尿管间歇性放尿D:按摩病人下腹,以刺
患者,林某,因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后,渐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尿血、便血入院,查出凝血时间延长,10天前曾食狗肉,余无明确的毒物接触史。患者最有可能...
杨老先生,75岁,脑梗后3年,患者渐渐出现脑衰弱综合征,出现情感脆弱、易伤感、失眠、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学习新知识下降等症状,下列家庭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环
患者李某,男性,48岁,血压160/100mmHg,确诊为2级高血压,社区护士为其进行有关饮食的指导。下列不妥的一项是A:多进食高纤维食品B:避免食用含盐高的
患者李某,男性,23岁。患1型糖尿病2年,居家注射速效胰岛素治疗。患者一旦出现极度饥饿、软弱、手抖、出汗、头晕等。下列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A:让患者卧床休息至症状
社区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做腹式呼吸时,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A:1:1B:1:1.5C:1:2或1:3D:2:1或3:1E:1.5:1
患者女性,53岁。近来常出现头晕、头痛、发热、出汗等多种症状。同时伴有月经周期紊乱。该患者可考虑诊断为A:更年期综合征B:中年期综合征C:抑郁症D:自主神
某社区护士正在为一名患者换药,该患者的伤口出现化脓。操作错误的是A:用生理盐水由内向外清洗伤口B:若方纱粘在伤口,用生理盐水蘸湿再取下C:方纱应覆盖伤口周围
随机试题
张某以贷款方式购买住房,贷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按月计息,则贷款的实际年利
两个小朋友在户外活动中发生争执,其中一个流鼻血了,你怎么处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厂界噪声监测频次一般不少于连续()昼夜。 A.
服用后易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品有
关于中年阶段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女性,28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
患者阴部瘙痒难忍,坐卧不宁,外阴皮肤粗糙增厚,有抓痕,带下量多,色黄如脓,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口腻,舌体胖大,苔黄腻,脉弦滑。其治法是A: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验证两个样本的方差的不等是否是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可用哪种方法( )A.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B.U检验C.方差齐性检验D.t’检验E.正态性检验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涉及的时间范围是( )。 A.从设计准备开始至项目竣工验收时止 B.从设计阶段开始至项目动用时止 C.从工程投标...
在WISC-CR中,常识分测验可以反映受测者的()。 (A)天资(B)早期的文化环境与经验 (C)学校教育的理论及文化的偏好(D)良好的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