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初中化学《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初中化学《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admin
2020-12-24
49
问题
初中化学《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生活导入 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 2.探究新知 (1)提取原理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大豆油具有哪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提取大豆油? 【总结学生回答】①不溶于水;②易溶于有机溶剂;…… 【讲述】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己烷,把大豆的油脂提取出来 (2)提取过程 【多媒体展示】实验用具:大豆、己烷、研钵、过滤装置、烧杯、试管等。 【多媒体展示,教师演示】提取步骤:研碎→加己烷→静置。 【提问】油脂已经溶在了己烷中,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固液分离) 【教师演示】①过滤器过滤提取液;②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 【进行实验】学生实际操作,用己烷提取大豆中的油脂,观察得到的大豆油。 (巡视指导:注意通风,禁止明火。) 【提出问题】除去己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热水浴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热水浴的条件下,己烷会蒸发,油脂不会蒸发。 【总结】这一实验中,利用了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己烷提取了大豆中的油脂。再利用了己烷易挥发的性质,除去了己烷。 环节三:拓展提高 【多媒体展示】各种富含油脂的食物:肥肉、花生…… 【教师讲解】油脂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说明需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课下查阅资料,油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写成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出几种含有油脂的食物? 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猪油、牛油等,常温下呈液态的叫做油,常温下呈固态的叫做脂。 2.六大营养素都有什么? 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bT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0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①酚酞试液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②稀有气体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③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 ③二氧化碳可与...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采用的编写模式主要是()。A.“融合型”模式B.“社会中心”模式C.“学生中心”模式D.“学科中心
科学探究既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内容包括()。A.3个一级主题B.4个一级主题C.5个一级主题D.6个一级主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片段实录: 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一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25℃时,将pH=6.0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溶液pH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的关系是()。A.难点一定是重点B.难点一定不是重点C.难点是固定不变的.重点是变化的D.难点不一定是重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下列最应引起重视的是()。A.化学基本观念形成B.化学基础知识记忆C.化学实验技能训练D.化学计算能力的掌握
随机试题
行使税收征收权的主体是()。 A、税务机关 B、国家 C、海关 D、财政
乘坐从中国境内机场始发的国际、地区航班的游客,其携带的液体物品每件容器不超过(
运行中组合电器无()。
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原则不包括()。
以下指标中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已停止的是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述英语课程创设情境的方
以下为立方体的外表面,下列哪个立方体可以由此折成?
胸部CT增强扫描不用于以下病变的诊断A.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区别B.胸水性质的判断C.发现肺门淋巴结D.纵隔淋巴结肿大E.肺血管先天性畸形
量化投资——即借助数学、物理学、几何学、心理学甚至仿生学的知识,通过建立模型,进行()。 Ⅰ.分析 Ⅱ.估值 Ⅲ.择时 Ⅳ.选股A、Ⅰ.Ⅱ.ⅣB、Ⅰ
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