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是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
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是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
免费考试题库
2019-12-17
34
问题
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是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9%。汽车销售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售合计为2107.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9%,高于全行业增速2个百分点。 2014年乘用车销售197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89%。其中轿车增速放缓,SUV、MPV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则继续下降。乘用车分车型看:轿车销售1238万辆,同比增长3.1%;SUV销售为408万辆,同比增长36.4%;MPV销量为191万辆,同比增长46.8%;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为133万辆,同比下降18.1%。市场结构上,轿车占乘用车比重62.8%,比去年下降4.2个百分点;SUV占比20.7%,比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MPV占比9.7%,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占比为6.8%,比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 受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法规影响,今年的商用车市场销量降幅较大。全年商用车销售完成379万辆,同比下降6.5%,分车型看,其中货车销售318万辆,同比下降8.9%,客车销售61万辆,同比增长8.4%。货车车型中,受国四排放标准执行后带来成本上升和厂家生产准备不足等原因影响,使轻型货车出现了大幅下降,全年降幅达到了12.9%。由于轻型货车占到货车的比重较高,导致货车整体出现了较高降幅。客车方面受到城市公交(含新能源车)、校车增长及轻型客车带动,使客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随着政府全面出台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企业对产品的升级改造和社会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的提升,2014年新能源汽车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5万辆,同比增长32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4.5万辆,同比增长208%,插电式电动车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878%。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757万辆,同比增长4.1%,占有率为38.4%,比去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77万辆,同比下降17.4%,占有率为22.4%,比去年下降5.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55万辆,同比增长50.36%,占SUV市场份额为44.76%,比去年增长4.14个百分点。德、日、美、韩、法各系乘用车分别占到今年乘用车销售的20%、16%、13%、9%、4%,其中日系车占有率下降了0.34%,其余系别都有不同程度上升。2014年商用车市场销量降幅较大,原因在于( )
选项
A. 受政府全面出台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B. 受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法规影响C. 受外国品牌汽车价格下探影响D. 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占有率下降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受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法规影响,今年的商用车市场销量降幅较大。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FC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绩效矩阵中,员工工资增长的规模和频率取决于()。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4年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占上半年的比重与去
随机试题
85.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的特征有()。 A.经济活动处于高水平 B.就业增
在对中层人员进行考评时,反映部门总体绩效的指标有( )。 A.利润率 B.
下列关于弱式有效市场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Ⅰ证券价格完全反映过去的
【案例七】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
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有作用的酶是
有艺术家主张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要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和色,强
世界大河中,与长江流向大致相同的是()。
关于金属螺旋管的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螺旋管进场时,除应按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矩阵制是指在各级行领导之下,设置相应的营销职能部门,即将营销部门当作行政领导的参谋机构,不直接对公司信贷业务部门发号施令,而只对其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