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某市最近举行了以“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在逾两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在上千名学生笔下成了“我家的传家宝”。对...
某市最近举行了以“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在逾两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在上千名学生笔下成了“我家的传家宝”。对...
admin
2020-12-24
31
问题
某市最近举行了以“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在逾两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在上千名学生笔下成了“我家的传家宝”。对此,小王认为,不是生活阅历的缺乏,而是创造力的匮乏导致了孩子们的作文千篇一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小王的观点?
选项
A.孩子课外时间几乎都被各种补习班占用,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缺乏创作素材
B.课外班也有足球、钢琴、机器人等兴趣型的,孩子们的生活色彩并不是单一的
C.孩子们被要求背诵范文,模仿范文写作,抑制了其创造力的激发
D.与其追问“千篇一律"的原因,倒不如想办法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论证题目。 题干中给出的论点为:创造力的匮乏导致孩子们的作文千篇一律。 A项,说明孩子们的作文千篇一律可能是因为没有生活阅历,有一定削弱作用,无法加强; B项,孩子们的生活色彩并不是单一的,与论点中孩子们作文千篇一律的原因无关,无法加强; C项,解释了孩子们作文千篇一律的原因是被要求背诵范文和模仿范文写作,导致其创造力匮乏,可以加强; D项,是否应该追问“千篇一律”的原因,与论点中创造力的匮乏导致千篇一律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 因此,选择C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TH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A.立足主观要求,坚持个人愿望B.服从社会需要
据报道,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却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等等。这种现象...
文艺作品是大众的精神粮食。不干净的食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不干净的文艺作品,则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近年“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不断刺激着中国人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这就是历史上的一二·九运动。在此次运动中成立的先进青年群众性抗日救国组织是A.青年救国会B.青年救国团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中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丢弃了,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
教练员∶运动员∶赛场A.清明节∶端午节∶节日B.女教师∶女学生∶教室C.检查官∶嫌疑人∶法庭D.北京城∶紫禁城∶城市
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全班50名学生,答对第1题的有35名学生,答对第2题的有40名学生,两题都没答对的有5名学生。两题都答对的学生有多少名?()A.25
“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学生到山顶游玩,全程乘坐校车,从学校到山脚是平路。校车上午9点从学校出发,11点到达山顶,学生们游玩3个小时后,沿原路返回,下午3:...
对某高校本科生的某项调查统计发现:在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有70%,由此可见,该校本科生专业的女生比男生优秀。 以下...
随机试题
Brunnstrom分级Ⅴ级 A.手无任何运动 B.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C.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实行的原则是 A.保护
、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
主要用于申请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办理和营运驾驶员的日常管理是( )的功能。
企业改组为拟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后企业的管理与运作包括()。
超高频辐射脉冲波每日8小时接触容许限值是A.0.025μW/cm2B.0.05μW/cm2C.0.025μW/cm2D.50μW/cm2E.0.05μW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有A.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B.不用或少用药物C.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D.药物治疗要适度E.儿童禁用的药物
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议条款,是指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满()年后,除非投保人停止缴纳续期保险费,保险人将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的误告、...
期货交易的履约方式包括()。A:到期交割B:背书转让C:对冲平仓D:商品交收
共用题干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个实验:给学生一份问卷,问卷中有几个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要求学生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