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对于舆情应对,政府不可谓不重视,但“信息不透明,手段不科学,态度不诚恳”却是某大学教授总结出的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三大弊病。例如,面对民生问题中的种种质疑,...
对于舆情应对,政府不可谓不重视,但“信息不透明,手段不科学,态度不诚恳”却是某大学教授总结出的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三大弊病。例如,面对民生问题中的种种质疑,...
admin
2020-12-24
30
问题
对于舆情应对,政府不可谓不重视,但“信息不透明,手段不科学,态度不诚恳”却是某大学教授总结出的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三大弊病。例如,面对民生问题中的种种质疑,有关部门的回应却常常让人觉得“雾里看花”。在塑化剂排查中称“抽检的140多份方便面样品,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给人留下无限猜想空间。另外,政府对诸多民生问题的回应“避重就轻”。菜价上涨,强调“市场规律”“天气原因”,而对利益集团在流通环节中抽取的巨额利润避而不谈;塑化剂被曝光,调查结论语焉不详,却详细列出“媒体黑名单”称其报道在制造紧张情绪。在信息高度流通的网络环境下,政府的说辞简直一戳即破,对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毫无裨益,倒添反感。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政府应对舆情,没有做到足够重视
B.政府面对輿情时的说辞主要应增强民众的信任感
C.政府面对舆情时不应该过多寻找客观原因,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D.政府应对舆情时,应做到信息透明,态度诚恳,而不能避而不谈或者避重就轻
选项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一道意图推断题。由文段首句“政府不可谓不重视”可知A项说法错误。文段最后一句主要是说在信息高度流通的网络环境下,政府的那些无关痛痒、避重就轻的说辞不但不能增强民众的信任感,反倒会增添民众的反感,而不是要强调“政府面对舆情时的说辞主要应增强民众的信任感”,B项属于无由推断。C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文段可知,政府面对舆情时很多并不是针对自己的错误,故“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无从谈起。文段意在说明政府应对與情应该有适当的态度和方式,D项切合文意。故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iH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30岁。2年前始有发作性心慌,心悸,偶有晕厥,每年发作1?3次不等,发作时脉搏约200次/分,未经心电图证实。为明确诊断,最佳选择的检查手段为A.抗心律失
颈部结节的正确处理是A.B超检查确认其性质B.诊断性细针穿刺活检C.如怀疑为转移瘤时,应对头颈部器官进行仔细检查D.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应检查胃肠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郭明义,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郭明义,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谈到我国的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_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
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A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
随机试题
肿瘤的实质指的是()。 A.肿瘤细胞 B.肿瘤的本质 C.肿瘤组织 D.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的适宜对象是 A.肌力2级,伴有痉挛 B.肌力3级或以上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
该患者可以使用的利尿剂为
关于三叉神经痛病因的周围学说,其认为病变是位于
在下列所述人际沟通影响因素中,属心理环境因素的是
初次发行新股的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关联方主要包括()。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与这一原则相呼应,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月经不调属经迟的应配用A.血海、中极B.天枢、归来C.脾俞、足三里D.太冲、太溪E.气海、三阴交、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