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公司2010年在物资采购中,有关票据方面发生如下情况: (1)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货物,按合同约定如期交货,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金额为30万元的转账...
甲公司2010年在物资采购中,有关票据方面发生如下情况: (1)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货物,按合同约定如期交货,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金额为30万元的转账...
admin
2020-12-24
31
问题
甲公司2010年在物资采购中,有关票据方面发生如下情况:
(1)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货物,按合同约定如期交货,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金额为30万元的转账支票,交给甲公司。甲公司到银行提示付款时,发现该支票是空头支票。甲公司认为,对乙公司应处以罚款,并有权要求乙公司给予经济赔偿。
(2)甲公司某采购人员持该公司开户银行签发的、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购置一批物资。由于该采购人员保管不慎,将银行本票丢失。随后,甲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对于票据遗失行为,甲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属于暂时性预防措施的是______。
选项
A.公示催告
B.诉讼
C.挂失止付
D.刊登遗失声明
答案
AB
解析
《票据法》第15条规定:"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三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票据丧失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其中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采取的必经措施,而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故AB选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qS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可以由公司职工代表出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中,应当有职工代表,且其比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下列有关该收购本公司股份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收购本公司股份事项,应当经股东
A、B、C三人设立甲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万元。其中,A以货币出资8万元;B以机器设备出资,作价12万元,但未依法评估;C以房屋出资,...
2019年5月15日,某上市公司打算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若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为4000万股。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是( )。A.公司
2019年4月1日,某上市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通过了收购本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决议。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8000万股...
2018年1月,孙某、张某、赵某共同出资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孙某以房屋作价出资100万元。2018年5月,李某入股该公司。后查明,孙某出资的房屋价值仅为7...
某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50万元,年初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00万元。上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分配的股利为120万元。 计算回答下列互不关联的问题:...
下列关于客户效应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有( )。A.对于投资者来说,因其所处不同等级的边际税率,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偏好也不同B.边际税率较高的投资者偏好高股利支付率的
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5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市价为10元,若按照每10股送2股的政策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市价计算,则下列关于发放股票股利的说法中...
下列关于股利分配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在一年中要始终保持同样的资本结构B.采用固定股利分配政策,当盈余较低时,容易导致公司资金
随机试题
(64)处方写桃杏仁应付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下列关于煤矿安全管理,错误的是()。
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作为调整事项,恰当的是()。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称为大接地系统。
男,38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泛酸。经治疗脘腹胀满症状减轻,但见咳嗽痰多
女,26岁。患重症肌无力5年,因感冒后肌无力加重,大量服用溴化吡啶斯的明后出现流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16岁。怕热、多汗、饮食量增加1个月,自称体重显著下降,排便次数增加,夜间睡眠较差,失眠不安。该患者治疗应首选A:甲状腺次全切除B:
下列土方机械设备中,最适宜用于水下挖土作业的是()。(2013年真题)A.铲运机B.正铲挖掘机C.反铲挖掘机D.抓铲挖掘机
张某因不能胜任工作,公司经理办公室研究决定,从8月1日起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该公司以书面形式通知张某的最迟日期是()。A.6月1日B.6月16日C.
期货公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利用研究报告、资讯信息为自身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谋取不当利益。A:公司内部其他人员B:公司审计人员C:研究分析人员D:投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