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公司于2011年7月1日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从7月1日到11月30日期间发生办公费用10万元、差旅费15万元、业务招待费用1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支出10...
甲公司于2011年7月1日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从7月1日到11月30日期间发生办公费用10万元、差旅费15万元、业务招待费用1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支出10...
admin
2020-12-24
35
问题
甲公司于2011年7月1日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从7月1日到11月30日期间发生办公费用10万元、差旅费15万元、业务招待费用1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支出100万元,购买办公楼支出1 200万元,为安装机器设备支付安装费用10万元,支付借款利息5万元,存款利息收入2万元。12月进行试车发生材料支付15万元,形成的部分产品对外销售了8万元,剩余产品预计售价10万元。甲公司2011年上述业务对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的影响金额为( )。
选项
A、1 307万元
B、1 315万元
C、1 297万元
D、1 317万元
答案
A
解析
上述业务对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的影响金额=购买机器设备支出100+购买办公楼支出1 200+为安装机器设备支付安装费用10+试车发生材料支付15-形成产品及对外出售18=1 307(万元)。 对于发生的试车支出,应当做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15 贷:原材料等(实际发生的成本) 15 对外出售: 借:银行存款 8 贷:在建工程 8 剩余产品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 10 贷:在建工程 10 提示:此处的利息收入、利息费用未说明是否资本化,一律按照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该题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总)”知识点进行考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S8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甲公司年末负债总额为200万元,资产总额为500万元,无形资产净值为50万元,流动资产为240万元,流动负债为160万元,年利息费用为20万元,净利润...
甲公司2012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100万元,期末股东权益为1200万元,税后利息率为5%,平均所得税率为20...
已知甲公司上年财务费用为100万元(其中利息费用为140万元,利息收入为40万元),资本化利息为25万元,净利润为500万元,所得税费用为150万元。则上...
已知甲公司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1200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20万股(年内没有发生变化),普通股的每股收益为1元,该公司的市盈率为20,则甲公司的...
已知2010年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为100%,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为40%,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没有可动用金融资产。2011年预计利润留存率为50%,营业...
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范围是( )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下列各项中,通常不属于形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的有()。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B.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C.违反采购合同被罚款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
股权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期间可以提供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股权现金流量是扣除了各种费用、必要的投资支出后的剩余部分B.如果把股权现金
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是()。A.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B.直接人工效率差异C.直接材料用量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不包括()。A.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B.必要的工间休息C.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随机试题
变电运维管理规定工程投运前半个月,运维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仪器仪表、工器具、安全
静脉注射氨茶碱速度要慢,否则可出现
正常妊娠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现高峰,是在末次月经后的
计量误差是指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其原因不包括()。
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A.幼儿时期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
A
工程计量的依据包括( )。A.质量合格证书B.承包商填报的工程款支付申请C.工程量清单前言D.技术规范中的“计量支付”条款E.设计图纸
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A:卖方与买方之间的竞争B:卖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C: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D:买方与买方之间的竞争E:市场自主与政府宏观调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正确的有()。A.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B.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
以下属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措施的是()。A.会计核算B.外包管理C.公司治理D.内控制度E.风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