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一、情景描述 某航站楼建筑面积为8万m2;在建筑形式上,用简单的几何大跨度结构创造出一个大空间体。实际大空间中会存在一些可燃物聚集的区域,火灾荷载密度较...
一、情景描述 某航站楼建筑面积为8万m2;在建筑形式上,用简单的几何大跨度结构创造出一个大空间体。实际大空间中会存在一些可燃物聚集的区域,火灾荷载密度较...
admin
2020-12-24
66
问题
一、情景描述
某航站楼建筑面积为8万m2;在建筑形式上,用简单的几何大跨度结构创造出一个大空间体。实际大空间中会存在一些可燃物聚集的区域,火灾荷载密度较大,需根据可燃物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危险源进行进一步辨识,考虑其发生火灾后的热释放速率和火灾蔓延情况。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高大空间中的高火灾荷载区域采取相应措施。
二、问题
1.在性能化设计评估中,对高大空间中的高火灾荷载区域所采取的措施中防火单元一般如何设置?
2.简述不同类型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的确定。
选项
答案
解析
1.对于公共空间内设置的高火灾荷载,人员流动小、无独立疏散条件的区域(如厨房、为旅客服务的办公室、设备用房、既有商业设施等)应采用防火单元的处理方式,即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屋顶与其他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在墙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2.火灾荷载密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火灾荷载。火灾荷载密度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衡量建筑物室内所容纳可燃物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灾荷载密度直接决定火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可分为固定可燃物和容载可燃物两类。固定可燃物的数量很容易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图样准确地求得。容载可燃物数量很难准确计算,一般由调查统计确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aM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明镜髙悬——贡院B.万世师表——关帝庙C.还我河山——武侯祠
在下列条件下,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融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
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B.汽化C.凝华D.
创立于2003年的“再生银行”是美国一家(),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居民、商家、政府都拉进其贸易结构。A.绿色能源银行B.垃圾回收公司C.商业银行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脑B.神经C.脊髓D.神经元
医学界给予“试管婴儿”技术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继器官移植之后的第二大医学奇迹”,此项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为避免吸入大量烟尘造成窒息,应采取的正确逃生方法是()。A.从窗口或阳台逃生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C.大声呼喊他人救援D.
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是()。A.蒸汽机B.电力C.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D.生物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间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B.海洋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C.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D.新材料技术的标志是数
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B.洗衣机供过于
随机试题
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 )。[20
血液保存液CPD是在ACD的基础上增加了 A、枸橼酸盐和磷酸盐 B、葡萄糖
二灰土的( )比石灰土高得多。
房地产要有价格与其他任何物品要有价格一样,需要具备的性质不包括( )。
编制钢筋工程量清单时,适应采用暂估量加签证处理的钢筋是()。
企业间接成本包括( )。A.材料成本B.人力资源人工成本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E.企业管理费用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学校既有正课学习,又有()。
纳曲酮是A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B5-羟色胺2A受体拮抗剂C阿片受体拮抗剂D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E胆碱能M1受体拮抗剂
某土方工程合同约定的某月计划工程量为3200m3,计划单价为15元/m3。到月底检查时,确认的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量为2800m3,实际单价为20元/m...
瓶颈产品的采购政策应该集中于(),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成本支出。A.合作伙伴B.竞标C.订立系统性合同D.保障供应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