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下列有关增值税征管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 B.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
下列有关增值税征管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 B.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
admin
2020-12-24
33
问题
下列有关增值税征管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承包人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
B.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
C.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D.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外出经营事项,并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E.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答案
ABCE
解析
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外出经营事项,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未报告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ur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共用题干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就所承接的业务应当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请代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以下有关约定书的事项做...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3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3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3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时发...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时发...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1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1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
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1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
随机试题
男性,78岁,呕吐,腹胀21小时,无明显腹痛,查体:腹肌紧张,血清淀粉酶250U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
具有成瘾性的中枢性镇痛药的是
行政指导和其他行政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体不同B.目的不同 C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是()。
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A.二〇二〇年B.二〇二五年C.二〇三〇年D.二〇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B.贯彻国家教育方针C.培养四有新人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某夜总会地上3层,每层建筑面积为1080㎡(18m×60m),砖混结构。地上一层为大堂(190㎡)、迪斯科舞厅(810㎡)和消防控制室(80㎡)...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供预付款担保的,承包人应在发包人支付预付款( )d前提供预付款担保,专用...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创造()社会。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