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某近海水域,水深约15m,涨潮流速0.8m/s,落潮流速1.0m/s,设计低水位
某近海水域,水深约15m,涨潮流速0.8m/s,落潮流速1.0m/s,设计低水位
tikufree
2020-05-20
53
问题
某近海水域,水深约15m,涨潮流速0.8m/s,落潮流速1.0m/s,设计低水位+0.5m,设计高水位+2.8m,地基土为粉质黏土。在该海区需建-800m×1000m矩形人工岛,吹填区底标高-13.0~-15.0m,施工作业环境较好。围堰结构典型断面示意图如下。设计要求从距离人工岛15km外、水深约20m的海区取粉细砂作为人工岛陆域形成的填料,其含泥量控制在不大于10%。
选项
【问题】1.在本工程中,围堰底软体排及围堰外坡土工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本工程围堰施工工艺流程。3.选用哪一种单一船型最适合独立完成该吹填工程?4.按问题3所选定的船型,拟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式,并说明理由。5.若本吹填工程质量要达到优良等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答案
解析
正确答案:1.本小题共5分。围堰底软体排的作用:(1)加筋作用,减少堤基差异沉降及侧向位移,提高堤基稳定性(1分)。(2)排水作用,可以作为堤身与地基土之间横向排水通道,加速软基固结(1分)。(3)隔离作用,隔离护底抛石与堤基土,减少抛石损失量,提高稳定性(1分)。(4)防护作用,对铺设范围内的水下基底起到防冲刷作用(1分)。外坡上土工织物的作用主要是反滤(1分)。2.本小题共5分。扫海→测量放样→软体排铺设→袋装砂堤心施工→抛石棱体→抛石护底→土工布铺设→碎石反滤层→块石垫层→扭王字块护面→防浪墙施工(答对顺序每2项得1分)。3.本小题共2分。应选用带有吹填(吹岸、艏吹、旁吹)装置的大型耙吸挖泥船(2分)。4.本小题共6分。在工程开始阶段,自航耙吸船采用挖运抛的方法,直接将砂抛在吹填区(2分)。原因是此时堰内水深满足直接抛砂的条件,同时区域尺寸满足船舶调头所需(2分)。中后期,耙吸船采用挖运吹的方法,将砂用吹岸装置吹填至吹填区(1分)。原因是随着抛砂量的增加和围堰的合拢,吹填区水深不满足抛砂作业的条件(1分)。5.本小题共2分,每答对2项得1分。此项工程要达到优良等级,需满足以下条件:(1)吹填土质应符合吹填工程设计文件和土工试验报告的要求;(2)平均吹填高程应大于设计吹填高程;(3)吹填区平均超填高度不大于0.15m;(4)未经机械整平时吹填高程偏差满足±0.8m;经机械整平后吹填高程偏差满足±0.3m。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cWap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港口与航道工程在受冻地区海水环境中,水位变动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抗冻融等
关于高桩码头工程岸坡抛填施工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岸侧向水域分层进
某外海码头工程,水位变动区钢筋混凝土的主体结构箍筋直径为8mm,该结构的主筋保护
我国各港口海域计算水深的起算面()。 A.是相同的 B.是不相同的 C.
疏浚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工程量包括()。 A.设计工程量 B.流失工程量 C
疏竣工程土方计量应包括()。 A.设计断面工程量 B.实测超深工程量 C
水运工程的()严禁使用烧黏土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A.任何部位 B.水位
由市场驱动,为实现目标成本企业必须持续关注并改进流程设计和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方法
在为组织设计风险管理框架时,应该考虑的方面不包括: A、风险管理应该融入组织活
海水环境中,港航工程按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的水位变动区是指()。 A.设计高水
随机试题
《素问举痛论》所谓:\"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下列措施中,属于宽松货币政策的有()。
以下属于贷款全流程管控的有( )。
慢性肺心病,呼吸浅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心慌,形寒,汗出,舌淡紫,脉
下列行为中,构成洗钱罪的是( ).A.某洗衣店老板翁某谎称某市工商局干部厉某受贿所得2万元为人股分红所得,隐瞒其性质与来源B.某市中国银行外汇业务处处长江某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是A.机体缺氟B.机体缺碘C.摄入过量的氟D.摄入过量的镉E.摄入过量的砷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常见于A.肝胆疾病B.心肌梗死C.骨骼肌病D.用药与接触化学药品E.外伤
我国古代中药炮制专著有A:《神农本草经》B:《雷公炮炙论》C:《本草纲目》D:《炮炙大法》E:《修事指南》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000m2,固定总成本为2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00元/m2,销售税费率为20%,该项目保本售价应为( )元/m2。A
采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时,采用()的目的是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放弃近期利润来达到这一目标。A:防御战略B:撤退策略C:稳定策略D: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