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
某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
Freeti
2019-12-17
43
问题
某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等。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由于承包人部分施工设备未按计划进场,不能如期开工,监理人通知承包人提交进场延误的书面报告。事件2:某段堤防填筑时,某横断面堤基存在坑塘,坑塘边坡为1:4.5,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后、沿坑塘边坡顺坡分层填筑施工至地面高程。事件3:穿堤涵洞拆除后,施工单位对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监理工程师核定该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质量监督部门认为上述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不妥。事件4:该工程某段堤防长80m,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有108 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经监理单位复核认可,108 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88个;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共26 个,优良24 个,施工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问题:1. 事件1 中,承包人在收到监理人通知后多少天内提交进场延误书面报告,该书面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2014,指出并改正事件2 中坑塘部位在清基、削坡、分层填筑方面的不妥之处。指出堤基清理的范围包括哪些?3. 说明事件3 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正确做法。4.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经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根据事件4 中的资料,评定此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应在7 天内提交进场延误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主要包括:不能及时进场的原因和补救措施。2.(1)不妥:沿坑塘边坡顺坡分层填筑施工至地面高程。理由: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填筑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 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2)堤基的清理范围: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本工程为堤防除险加固项目还包括堤顶和堤坡。3.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属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其评定程序为: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4.优良,因为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率为88/108×100%=81.5%,大于70%,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为24/26×100%=92.3%,大于90%,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caA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涵洞中,通常在涵洞尺寸受路基高度或其他因素限制时采用的是( )。
下列涵洞中,入口水流深度小于洞口高度,在涵洞全长范围内水面都不触及洞顶的是( )
下列支挡构造物中不能以堆砌体积为单位计量与支付的是( )。
下列桥面铺装的伸缩缝形式中,适用于变形量在50mm以内的中、小跨径桥梁工程的是(
在桥梁工程中,与其他基础形式相比,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基础形式是(
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计算正确,采用浅基础施工困难或不能保证基础
适用于高路堤和深沟渠的涵洞是( )。
下列不属于隧道工程附属建筑物的是( )。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应包括( )。
下列选项中属于公路工程的有( )。
随机试题
以下正确反映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之间关系的是( )。 A、使用价值是
92.下列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的是()。 A.文字作品 B.标语口号 C.
在机械、仪表、轻工和化工等行业,对苯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蒸汽进行净化与回收
具有经济效率特征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劳动争议
某公司发行的累积优先股票面价值为100元,股息率为10%。如公司今年普通股每股分
新华公司由于业务的需要,经常向银行贷款,财务人员发现,如果是长期贷款,银行经常会
甲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捕。在受审期间,甲交代出曾因生活琐事与邻居乙发生纠纷,继而双方进行殴打。甲打不过乙,被乙按在地上揍了一顿。甲对此事怀恨在心,暗下决心要杀...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 )A.综合发展观B.经济增长论C.增长极限论D.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