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碳循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Freeti2019-12-17  17

问题 高中生物《碳循环》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置疑问,激趣导入。教师提问:地球在形成的几十亿年当中,除了偶然坠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外,地球得不到更多的物质输入。然而亿万年来生态系统内的物质没有被生命活动耗尽,这是为什么呢?(物质能够被循环使用,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更不会被消耗殆尽。)教师追问:物质在生态系统内是如何进行循环的呢?这节课我们以《碳循环》为例来探究一下。(二)新课展开1.教师多媒体播放碳循环模式图或动画。(1)说一说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通过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等的光合作用,形成可供动物取食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动物食用后,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CO2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另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回到无机环境,部分动植物遗体以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式保存,经过人类的燃烧利用回归无机环境。)(2)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的去向有哪些?(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被分解者分解;自身的呼吸消耗;部分遗体变成煤、石油等燃料。)(3)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的循环形式是什么?(主要是以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4)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是怎样流动的?(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2.学生自由阅读相关内容,找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1)根据碳循环的过程,说一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是什么?(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其特点有哪些?(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学生小组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什么不同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不是循环流动。)4.教师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危害的图片并提问。(1)温室效应的成因是什么?(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使地层中积存的大量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2)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温室效应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温室效应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大力植树造林,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本节课知识点的归纳。作业:思考物质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老师请你谈一谈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2.请简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1.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它有很多方面的优点。第一,趣味性。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比较枯燥的课程,如果教师仅仅使用讲授法教授课程内容,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吸引人的图片、视频,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生动、直观性。生物学上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就像分子层面的内容,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态的过程,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因此这也突出了第三个优点——加快课程进度。上课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图片、大段的文字等都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加快了上课的进度。但是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些弊端。如果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自身的一些能力就会丧失,比如板书板画能力,语言组织描述能力等。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2.通常情况下,碳元素以CO2的形式通过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等的光合作用,以及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到生物群落,又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CO2的形式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碳元素还可以以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式保存,经过人类的燃烧利用生成CO2回归无机环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FB9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