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一、诵读课文:教师学生共同配乐诵读课文 二、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A】 1.有人曾经评价《滕王阁序》:它“是一曲音韵和...

admin2020-12-24  18

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一、诵读课文:教师学生共同配乐诵读课文
二、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A】 1.有人曾经评价《滕王阁序》:它“是一曲音韵和谐的天籁,是一幅画工精美的长卷”。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请拿出你的小卡片说说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语言,从内容和写法方面进行赏析。(小组交流)
2.我们一起来分享.感受王勃语言的魅力。
要求:读出你选择的语句、串译、评析(从内容、写法方面)。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点评,学生随时有感情地读课文)
板书: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内容方面:意象、意境
艺术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对偶、反问等)、炼字、色彩变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融情于景)
必要时补充:大家看看这三对儿对偶句一样吗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B】 对偶的形式:a.正对(上下句在意义上相近或相似的对偶形式)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反对(上下句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孟尝高洁”“阮籍猖狂”
流水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关系:句与句对偶。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作“当句对”)
作用:表意凝练,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富于音乐美。
3.【C】 《滕王阁序》的关不仅在于体现了王勃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交织的复杂的人生情感.更在于文中大量精妙的语言,文中句句是经典之言。我们不再一一分析了,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再来感受文章之美。(饱含深情地再次与全班齐读课文)
三、【D】 仿写拓展练习:教师展示下水作品,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对仗形式,以文中的一段为写作内容,或评点,或谈感受,写一副对联。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滕王阁序》一课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
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设计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答案】D。 【解析】分析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不难发现,虽然在写对联这个环节上,教师没有先入为主地讲解写作要求,但是在讲解文本内容时,教师却涉及了对联的相关知识.故这里没必要再次进行讲解,且这里教师选择用自己的示范写作作为指导,这样避免了单纯讲解的枯燥性.教师有效的写作示范.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UH8KKKQ
相关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