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试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
试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
admin
2020-12-24
38
问题
试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
选项
答案
解析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则始终贯穿其中。1927年春,陶行知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试验,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学习。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具有“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2)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六个方面:首先,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其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再次,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除此之外,还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最后还要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Zj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学记》C、《礼记》D、《论演说家的教育》
三(1)班的班主任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实践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B、同化C、顺应D、模仿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情操
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A、情景与教育B、年龄大小C、学业成绩D、家庭背景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
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长善救失
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A、冯特B、詹姆斯C、桑代克D、杜威
随机试题
以下旅游景点,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 )。 A、开元寺 B、虎门炮台
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经过法院审理并作出生效裁判,甲就此生效裁判欲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
出票人是工商企业或个人,付款人可以是工商企业或个人,也可以是银行的汇票是()。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其主要意义包括( )。 A.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B.
吸水性较大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药物渗透必的物质是()
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可分期进行,首次投资完成后取得的股份比例不低于该
“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 )。
肠外营养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保持导管通畅B:营养液需在无菌环境下配置C:营养液需在24小时输注完毕D:穿刺插管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料E:营养液中可加入治
患者,女,37岁,3周来下前牙遇冷热痛。检查见下侧切牙近中舌面龋深近髓,未探及穿髓孔,冷测一过性敏感。其处理是A.定期观察B.服药治疗C.充填治疗D.间接
( )表示的是项目组织内部不同个人之间工作交叉中的分工和衔接。A、信息界面 B、技术界面C、组织界面D、人际关系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