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关于大气中的自然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关于大气中的自然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
admin
2020-12-24
54
问题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关于大气中的自然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散射的结果,蜃景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
B.我们看到的彩虹常常是内紫外红的彩带,这是因为紫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红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的缘故
C.极光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无声但极为绚烂
D.太阳光通过高云中蕴含的冰晶时经折射、衍射便形成日晕,由于蕴含冰晶的高云一般是雷雨天气入侵的“先锋”,所以民谚有“日晕三更雨”之说
答案
ABD
解析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也简称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A项错误。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其中紫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红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小,其他各色光则介乎于两者之间,所以我们看到的彩虹常常是内紫外红的彩带。B项错误。日晕是一种常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高云一般由微小的冰晶组成,这些冰晶相当于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高云中蕴含的冰晶时,经过两次折射、反射便形成了日晕。由于蕴含冰晶的高云一般是雷雨天气入侵的“先锋”,所以日晕的出现,往往预兆着天气在短时间内便会转坏。故民谚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之说。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B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vO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初级中枢位于脊髓骶段B.感受器是位于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C.排尿反射过程中存在负反馈D.盆神经受损伤后,排尿反射不能进行
关于肾小管分泌NH3,以下错误的是A.NH3是通过主动转运而进入小管液的B.NH3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生成NH4+C.NH4+与小管液中强酸盐(如N
关于肾小管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B.HCO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C.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D.C
关于皮质肾单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分布于外皮层和中皮层B.肾血流量的5%?6%进入皮质肾单位C.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的粗D.髓袢甚短,只达外
下列关于汗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成分为水分B.渗透压高于血浆C.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D.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
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基础状态下测定B.儿童高于成人C.反映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D.正常平均值相差±10%?±15%属于正常
下列关于呼吸商的描述,错误的是A.指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B.不论进食任何食物,呼吸商保持不变C.糖的呼吸商为1.0D.脂肪的呼吸商为
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食物氧化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C.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D.1克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
关于食物的热价的叙述,错误的是A.指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B.物理热价是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C.生物热价是食物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热量D.所有食
关于Ca2+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D可促进Ca2+的吸收B.只有离子状态的Ca2+才能被吸收C.草酸盐、磷酸盐、植酸制Ca2+的吸收D.胃
随机试题
阅读时让患者用手摸着书的边缘,并沿行间移动,使视线随手指移动,适宜训练 A.注
成人失钾的主要原因是 A.经肾过度丢失 B.胃肠道失钾 C.皮肤失钾 D
自然铜炮制的方法应是
四级耐火等级的丁类、戊类厂房建筑只能为( )层。
国家开发银行于()正式开业。
厕浴间楼板周边上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最低应为()。
西周时审理民事案件称为( )。A.听狱B.断狱C.五听D.听讼
被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的当事人有异议的,依法申请复议或者起诉的期限是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 )A.7日内B.10日内C.15日内D.20日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
某些老年病处方A.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B.一般不得超过5日用量C.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D.可适当延长处方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