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
tikufree
2019-12-17
37
问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
选项
该患者初步诊断不能除外以下哪些疾病A.克罗恩病B.肠易激综合征C.大肠癌D.细菌性痢疾E.溃疡性结肠炎F.慢性阑尾炎G.缺血性结肠炎H.过敏性紫癜I.肠梗阻
答案
ACDE
解析
2.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检查准确,有条件宜做结肠镜检查,且该患者病史时间长,不能除外溃疡性结肠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宜做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该患者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故暂不宜行钡剂灌肠检查。粪便病原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肿瘤标记物CEA除外结肠肿瘤,血p-ANCA及AS-CA分别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相对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这两种抗体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患者慢性腹泻,粪便为黏液脓血便,大便潜血:(+ + +),RBC10/HP,WBC15/HP。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肠镜结果显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多发性浅表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血p-ANCA(+)。综合以上病史及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4.该患者病情为活动期,给予半流质饮食,同时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腹泻次数大于每日6次,血沉大于30mm/h,血红蛋白小于100g/L,为重型,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口服及静脉注射。同时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可行灌肠治疗,灌肠药物通常可应用5-氨基水杨酸、地塞米松、锡类散、庆大霉素、云南白药等。患者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合并感染,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止泻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5.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如地芬诺酯、洛哌丁胺或鸦片酊宜慎重,重症患者使用有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8Bs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医生要祛除患者的疾病,对症下药,就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教学工作也一样,了解
小珍,女,9岁,小儿麻痹症患者。父亲在小珍1岁时便去世了,母亲刘某是电子加工厂的
作为癌症中心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你深深体会到病患者的压力与痛苦。最近,你发现医院白
宋大爷是一位糖尿病患者,自从得知自己患病后,宋大爷对自己的病情忧心忡忡,宋大爷子
程大爷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20余年,一个月前因糖尿病并发症入院治疗。程大爷的病情有
赵女士多年前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近期出现幻听、幻视、幻嗅并有轻度暴力的行为。入院
“依从性”即患者的行为依照医嘱的执行程度,它以( )为理论依据,该理论相信人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对糖尿病患者长期照顾中的服务内容的是( )。
患者老吴听完医生对其治疗方案的解释后感到不满,向医院相关科室投诉,认为医生并没有
宫颈癌患者支持小组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随机试题
哪些诉讼请求及法院的裁判结果需要特别注意?
患者男性,57岁。肝硬化病6年,此次以肝性脑病收入院。入院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此
必须坚持()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
不属于计算机检索药物信息的方法是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航摄设计书内容的是()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 )A.一律推定同时死亡B.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C.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辈分不同的,推
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II催化产生的转录产物是 AmRNA B18SrRNA C28SrRNA DtRNAE全部RNA
房地产经纪服务的项目包含( )。A、提供房地产经纪服务应得的服务报酬B、提供房地产信息C、实地看房D、代拟合同E、提供材料、协助看房、支付费
在均衡状态下,任何不利用全市场组合,或者不进行无风险借贷的投资组合均为于资本市场线的()。A.上方B.线上C.下方D.不确定位置
根据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规定,除撤销会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外,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的是( )。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