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交互抑制也称为A.传入侧支抑制 B.去极化抑制 C.回返抑制 D.负反馈性抑制
交互抑制也称为A.传入侧支抑制 B.去极化抑制 C.回返抑制 D.负反馈性抑制
admin
2020-12-24
17
问题
交互抑制也称为
选项
A.传入侧支抑制
B.去极化抑制
C.回返抑制
D.负反馈性抑制
答案
A
解析
[考点]交互抑制 [分析]交互抑制是突触后抑制的一种, 它是指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引起某中枢兴奋;另一方面,传入纤维发出侧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与该中枢相拮抗的中枢抑制,因此,也称为传入侧支抑制。由于被抑制的拮抗中枢的神经元突触后膜上产生的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属于超极化抑制,不是去极化抑制。交互抑制没有反馈回路,不是负反馈抑制,而回返抑制才是反馈抑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f2T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甲亢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无呛咳,可能是由于A.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B.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C.喉头水肿D.喉返神经损伤
以下哪种情况不致发生心肌梗死A.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使管腔闭塞时B.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使管腔闭塞时C.冠状动脉原有严重病变又发生室性心动过速D.已建立充分侧支
抑制性突触电位产生的机制是A.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B.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C.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增加D.后膜去极化
对突触后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B.是由于突触后膜呈超极化C.其产生仅与IPSP有关,而与EPSP无关D.可分为侧支抑制和返回
下列关于传入侧支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传入侧支与自身形成负反馈回路B.传入纤维的主干与侧支释放不同的递质C.通过交互性突触而产生交互抑制的作用D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以下正确的是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B.是局部超极化电位C.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D.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A.由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而产生B.使突触后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C.由突触后膜Na+电导增加而产生D.是一种去极化抑制的突触后电位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B.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C.Ca2+进入突触前末梢D.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和抑制B.正反馈和负反馈C.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暗光刺激视网膜发生的变化A.cGMP的分解B.视紫红质的顺型视黄醛变为全反型C.视杆细胞外段膜超极化D.视杆细胞外段膜Na+通道关闭
随机试题
患者男性,37岁,某农药厂工人,在生产西维因时,因输送农药的管道泄露而引起急性中
某建筑工程,业主投保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工程竣工移交后,在合同约定保险期限内发生地
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表现为()。
根据近代世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有()。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腹股沟肿物,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而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
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 )A.各段肾小管B.近球小管C.髓袢细段D.髓袢升支粗段E.远曲小管
设计隙卡制备牙体时,不能预备成楔形,也不能破坏两相邻牙的接触点,这样做的原因是A.尽量利用天然间隙B.防止基牙间食物嵌塞C.尽量少磨除牙体组织D.防止基牙
以下不属于关键绩效指标的是()。A:数量指标B:客户指标C:质量指标D:成本指标
某生产企业坐落在市区,2019年3月已缴纳增值税15万元,当月转让一幢办公楼,取得含增值税收入2940万元,该房屋系2013年抵债所得,抵债时作价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