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一栋18层的旅馆,建筑高度为68m,设有两个防烟楼梯间,一部消防电梯与一个楼梯间合用前室,两个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合用前室和前室无外窗,且每层有一条长40m...
一栋18层的旅馆,建筑高度为68m,设有两个防烟楼梯间,一部消防电梯与一个楼梯间合用前室,两个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合用前室和前室无外窗,且每层有一条长40m...
admin
2020-12-24
61
问题
一栋18层的旅馆,建筑高度为68m,设有两个防烟楼梯间,一部消防电梯与一个楼梯间合用前室,两个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合用前室和前室无外窗,且每层有一条长40m,宽1.4m的无.自然采光的内走道。
请结合案例。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旅馆必须设加压送风系统的部位有哪些?
2.该旅馆走道划分为几个防烟分区?其排烟量应如何计算?
3.该旅馆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多少?室内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不应小于多少?
4.该旅馆需不需设消防卷盘?如需,消防卷盘应如何布置?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旅馆必须设加压送风系统的部位有: (1)两个楼梯问。 (2)合用前室。 2.(1)该旅馆走道划分为一个防烟分区。 (2)排烟量一防烟分区面积×60m3/h,但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3.(1)该旅馆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m。 (2)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 4.(1)该旅馆需要设消防卷盘。 (2)该旅馆的布置间距应保证一股水流到达室内地面任何部位,消防卷盘的安装高度应便于取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faM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错误的是()。A.《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著作,列宁曾对它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它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B.我国现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五种室内环境污染物即甲醛、()、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在验收时必须进行检测。A.氡、一氧化碳B.氨、一氧
用绳子吊着一个物体的氢气球正上升到高度H时,系物体的绳子突然断开,则该物体从最髙点落到地面时,下落的高度是()。A.等于HB.大于HC.小于HD.无法确
微晶玻璃具备了玻璃和()的双重特质,成为了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A.水晶B.陶瓷C.钢化玻璃D.树脂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为避免吸入大量烟尘造成窒息,应采取的正确逃生方法是()。A.从窗口或阳台逃生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C.大声呼喊他人救援D.
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小刚因甲行为被给予警告的处分,因乙行为被给予降低岗位等级的处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合并执行这两个处分B.应执行降低岗位等级
常某,78岁,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其身后留有积蓄80万和一套住房,常某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继承了这些遗产。那么常某的死亡,在法理上来讲属于()。A.法律事实B
2012年3月1日,公民甲与用人单位乙签订劳动合同。两个月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发生后,甲可以向乙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A.调解B.复议
2012年3月1日,公民甲与用人单位乙签订劳动合同。两个月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 甲可以寻求的救济途径不包括()。A.调解B.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C.提起诉
随机试题
某建设工程项目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250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为2000万元,
银行可以通过营运现金流量分析来判断公司的营运现金流是否仍为正,并且能够满足偿还债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对未来的预期和相关物品价格水平的变化,会改变消费者在给定
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包括()。 A.地貌类型B.地表形态 C.地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通过买卖金融市场转移或接受风险,利用组合投资可分散投资于单一金融资产所面临的非系统风险,这属于金融市场的( )功能。A.货币资金融通B.风险
关于行业协会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国家行政机关 B.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 C.是实体性的经济联合体 D.不具有经济职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A、参观法B、演示法C、情景法D、欣赏法
有关小儿肠道菌群建立的论述,正确的是A: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B:母乳喂养者以大肠埃希菌为主C:出生24小时后肠道开始出现细菌D:肠道菌群可帮助合成维生素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多显A.灰黄色至黄色B.黄色至橙黄色C.浅黄色D.无色E.红色
协调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A.生产作业计划B.中长期生产计划C.年度生产计划D.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