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行政单位,乙、丙、丁为甲单位下属事业单位,均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按要求执行《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7月,甲单位成立检查组对甲单...

admin2020-12-24  20

问题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行政单位,乙、丙、丁为甲单位下属事业单位,均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按要求执行《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7月,甲单位成立检查组对甲单位本级及下属单位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了检查。8月30日,检查组向甲单位财务负责人反馈检查情况,部分事项如下:
(1)甲单位在回顾这些年来内部控制执行的经验与教训,认为内部控制对于提升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意义巨大,也是单位强化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甲单位要求单位上下务必严格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确保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目标。
(2)甲单位出纳员小赵是国内知名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的,为了充分利用其能力,经过领导同意,允许小赵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等账目的登记工作,从而减轻单位财务的工作压力。
(3)6月,甲单位准备编制2020年度“一上”预算草案。资产管理处预计,A采购项目(项目资金已由中央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全额拨付)将在8月底全部执行完毕,因执行政府采购可剩余项目资金10万元,财务处认为,这10万元资金属于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应将其纳入2020年预算统筹使用。
(4)乙单位为单位员工办公环境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购入一套先进的办公设备(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但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并于2019年3月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了总金额为200万元的设备采购合同。为督促供应商认真履约,乙单位依据该采购合同,要求供应商以支票方式支付了25万元的履约保证金。
(5)2019年3月,甲单位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以一栋实验楼为下属乙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并在担保借款到位后向财政部备案。
(6)乙单位经批准于6月末进行资产清查,其中盘盈电子设备1台,评估价值1万元;往来账款挂账3万元,因债务单位人去楼空无法收回。乙单位财务处在财政部门批复之前,对盘盈设备和资金挂账损失暂行处理,等财政部门批复后再进行调整。
(7)6月,丁单位接受M公司捐赠的一批实验材料,M公司所提供的凭证中表明该材料价值10万元,丁单位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运输费用0.1万元,丁单位财务处作出增加库存物品10.1万元,捐赠收入1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0.1万元的会计处理。
(8)乙单位已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乙单位因经营活动购入一批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为116万元,其中增值税16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财务处建议在财务会计中做增加库存物品,减少银行存款各116万元处理。
(9)2019年7月1日,丙单位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计划和用款计划,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支付后勤管理部门第二季度水费10万元。7月18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向自来水公司支付了该单位的水费10万元,7月23日,丙单位收到了“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甲单位在预算会计中增加事业支出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各10万元,同时,在财务会计中,增加单位管理费用和财政拨款收入各1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国家有关规定,逐项判断事项(1)至(9)的处理是否正确。对于事项(1)至(6),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于事项(7)至(9)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事项(1)的处理正确。(1分) 事项(2)的处理不正确。(1分) 理由:会计职务应该与出纳职务相分离,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1.5分) 事项(3)的处理不正确。(1分) 理由: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原则上由财政部收回。(1分) 事项(4)的处理不正确。(1分) 理由: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10%。(1.5分) 事项(5)的处理不正确。(1分) 理由:行政单位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5分) 事项(6)的处理不正确。(1分) 理由: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前的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单位不得自行进行账务处理。待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进行账务处理。(1.5分) 事项(7)的处理不正确。(1分) 正确的会计处理:丁单位还应该在预算会计中作出增加其他支出0.1万元,减少资金结存—货币资金0.1万元的会计处理。(2分) 事项(8)的处理不正确。(1分) 正确的会计处理:应该在财务会计中增加库存物品100万元、增加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16万元,减少银行存款116万元。(2分) 事项(9)的处理正确。(1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fik8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