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两个决不会”的思想,纠正了以前对资本主义行将灭亡和社会主义行将胜利的过于乐观的估计,是对资本主义灭亡...
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两个决不会”的思想,纠正了以前对资本主义行将灭亡和社会主义行将胜利的过于乐观的估计,是对资本主义灭亡...
admin
2020-12-24
76
问题
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两个决不会”的思想,纠正了以前对资本主义行将灭亡和社会主义行将胜利的过于乐观的估计,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过程认识上的又一个重要论断,是对“两个必然”思想的发展和补充。下列选项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B. “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C. “两个决不会”是指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D. “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正确分析】“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第一,“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第二,“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第三,“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WT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代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毛泽东找到农...
19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资金人才的匮乏性D.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维护祖国统一C.反对民族分裂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
随机试题
海南省万宁市水清沙软的优质海湾有( )。 A、石梅湾 B、高隆湾 C、日
城市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2012年真
某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经过偏差分析后,承包人采取了夜间加班、增加劳动力
证券交易所对会员证券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进行监督检查不包括()。
某建材商店销售并提供安装实木地板,其正确的税务处理是()。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新学习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头脑中已有的数学知识原理,奥苏伯尔将其称为____。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申请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主办单位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规定,向有关人民政府()提出申请。A.公安部门B.安全监
患者在BPRS情感平淡项目上的分数增高,其主要表现应该是()。 (A)情感基调低(B)激动 (C)悲观(D)心境不佳
个人教育贷款与其他个人贷款的不同点主要包括( )。A.政策参与度较高B.具有社会公益性C.放贷的主体是政策性银行D.多为信用贷款E.风险度相对较高
2018年,甲、乙、丙、丁共同设立A有限责任公司,约定分别享有25%的表决权。下列理由中,丙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法院应予受理的是( )。A、公司董事长甲严重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