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外语考试
某公司于2015年1月1日购入一台价值30000元的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201
某公司于2015年1月1日购入一台价值30000元的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201
shuhaiku
2019-12-17
32
问题
某公司于2015年1月1日购入一台价值30000元的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2018年1月1日,公司拥有一个低价购进新设备的机会。已知:继续使用旧设备年运营成本为8000元,旧设备税法残值为6000元,最终报废残值为4000元,目前变现价值为8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费为4800元。新设备市场价为50000元,该公司可以以35000元的价格购入,使用年限为5年,税法残值为5000元,最终报废残值也为5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费为6000元,使用新设备年运营成本降为7000元。假设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的贴现率为10%。要求:运用年金成本指标判断公司是否要抓住低价购进新设备的机会。(结果保留两位小数)[(P/A,10%,2)=1.7355,(P/A,10%,5)=3.7908]
选项
答案
解析
继续使用旧设备:旧设备账面净值=30000-4800×3=15600(元)变现损失抵税=(15600-8000)×25%=1900(元)旧设备投资额=8000+1900=9900(元)报废残值收入=4000元,税法残值=6000元残值损失抵税=(6000-4000)×25%=500(元)旧设备税后残值收入=4000+500=4500(元)每年税后投资净额=(9900-4500)/(P/A,10%,2)+4500×10%=(9900-4500)/1.7355+4500×10%=3561.50(元)每年折旧抵税=4800×25%=1200(元)每年税后运营成本=8000×(1-25%)=6000(元)旧设备年金成本=3561.50+6000-1200=8361.5(元)更换新设备:税法残值与报废残值相等,所得税对其没有影响,所以税后残值收入即为5000元每年税后投资净额=(35000-5000)/(P/A,10%,5)+5000×10%=(35000-5000)/3.7908+5000×10%=8413.90(元)每年折旧抵税=6000×25%=1500(元)每年税后运营成本=7000×(1-25%)=5250(元)新设备年金成本=8413.90+5250-1500=12163.90(元)因为旧设备年金成本8361.50元小于新设备年金成本12163.90元,所以应当继续使用旧设备,放弃购进新设备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Yb9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调整正确的
()可以在不切断电源的条件下扑救电气火灾,尤其用于那些含油的电气设备火灾,如室
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主要设备不包括()。
下列设备中,属于供电部门和变电所电力设施的是()。
曳引式电梯设备进场验收合格后,在驱动主机安装前的工序是()。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包括()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必须经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的是特种设备制造过程和()过
下列条件中,不是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在及时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随机试题
(74-7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柴胡 B.蝉蜕 C.葛根 D.升麻
在课堂组织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将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进入“
有融变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面试热点:引导正确公众认知涵养良好国民心态 【热点背景】 近日,一些以“X国华商太难了!”“为何渴望回归中国?”为题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在国内外...
患者,女性,14岁,主诉:前牙牙龈红肿肥大1年余,有口呼吸习惯,体健。临床检查:牙龈充血水肿明显,探诊易出血,龈乳头呈球状突起。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下面不属于产品销售收入的是: A.材料销售收入B.工业性劳务收入 C.自制半成品销售收入D.产成品销售收入
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 )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A.1年B.2年C.4年D.20年
流脑好发于A.2月~4月B.7月~9月C.5、6月D.12月~1月E.10月~12月
Janesaidthatshecouldn'ttoleratethelonghours.()
确立绩效预算作为公共财政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西兰财政法律是()。A.《国家部门法案》B.《公共财政法案》C.《财政责任法案》D.《预算与会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