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
admin
2020-12-24
68
问题
患者,男,45岁,右侧后牙咬合不适2个月求诊。自述3个月前牙髓治疗后行右侧后牙固定修复,无自发痛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为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右上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有嵌食,口腔卫生情况差,牙龈乳头充血水肿。
选项
探诊发现右上第一磨牙铸造金属全冠边缘位于龈下2mm,牙线检查其近远中与邻牙无邻接点,X线检查确定右上第一磨牙已行完善根管治疗。以下治疗修复方案中哪些是必须的
A.拆除右上第一磨牙原修复体
B.重新完成右上第一磨牙根管治疗
C.拔除右上第一磨牙
D.完善的牙周治疗
E.右上第一磨牙牙冠延长术
F.全冠修复恢复近远中邻牙接触
答案
ADEF
解析
1.急性牙髓炎多伴有自发痛,中龋可出现一过性的冷热刺激痛,但多不会引起咬合疼痛等不适。牙龈乳头炎、牙周炎、根尖周炎和根折等则会引起咬合不适等症状。 2.金属材料是电的良导体,在活髓牙电活力测试时电流被导向铸造金属全冠的边缘,引起牙龈和牙周的不适,影响电活力测试的准确性,因此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不能进行基牙的电活力测试。 3.不适当的全冠边缘设计可能侵犯牙周的生物学宽度,刺激牙龈引起局部的牙周炎症,因此必须首先去除不良修复体,并进一步完成牙周治疗。由于备牙时向龈下的过度预备,需行牙冠延长术使备牙肩台边缘位于龈上或龈下0.8mm以内,并恢复良好的邻牙接触关系,防止嵌食对牙龈乳头的刺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her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男,58岁,右侧下颌中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二磨牙、左侧下颌侧切牙、第一磨牙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选择就位道的方法是()A.模型尽量向左倾斜、选择由
用牙线检查邻接接触的松紧度应在()A.50~110μmB.110μmD.80μmE.以上均不对
全口义齿排牙时,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牙尖与平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近中舌尖与平面接触B.远中颊尖与平面接触C.远中舌尖与平面接触D.近中颊尖与平面接触E
下列与锻丝卡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锻丝卡环进入倒凹的深度较铸造卡环小B.锻丝卡环横截面多为圆形C.锻丝卡环较适合于Ⅲ型观测线D.锻丝卡环
金属基底桥架制作时,桥体龈端与牙槽嵴粘膜之间()A.应核有0.1mm的间隙B.应该有1.0mm的间隙C.应该轻微接触但不压迫牙龈D.应该紧密接
对年轻患者考虑行固定桥修复,如果基牙倾斜度大,首选处理方法为()A.改变义齿设计方案B.根管治疗以后磨牙C.拔除倾斜牙后利用其邻牙为基牙,一并修
全口义齿的哪一面与唇颊肌作用关系最密切()A.平面B.组织面C.吸附面D.咬合面E.磨光面
一患者,右下5,活髓,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水门汀粘固后第二天出现自发痛夜间加剧,最可能的原因为()A.创伤B.牙髓炎C.牙周炎D.牙髓充血E.根尖周
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固定桥适应证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正确的为()A.缺牙的数目、缺牙的部位、基牙的条件、咬合关系、缺牙区牙槽嵴的情况、性别、口腔卫生,以
支托凹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牙本质过敏者,不应勉强磨出支托凹B.上下颌咬合紧的患者,可以局麻下在近远中边缘嵴磨出支托凹C.一般在基牙近、远
随机试题
以下关于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
郁李仁在贮藏中的变异现象是 A.霉变 B.泛油 C.变色 D.气味散失
下列高压设备中,一般只在屋外使用的是()。
仲裁协议生效的要件包括()。
以下关于相关人员买卖股票的说法正确的有( )
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慢性根尖病变下列情况出现时选择以上何种治疗方法A.直接盖髓术B.FC活髓切断术C.间接盖髓术D.根尖诱导成形术E.氢氧化钙活髓切断术
设,在x=0连续,且对任何x,y∈R有f(x﹢y)=f(x)﹢f(y) 证明:(1)f在R上连续;(2)f(x)=xf(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补阳药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用B.泻下药易伤正气及脾胃,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慎用C.补气药易耗气伤阴,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D.芳香化湿
透层是为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而形成的透人基层表面的薄层。A.乳化沥青B.SBS改性沥青C.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D.煤沥青E.液
某化妆品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销量,拟定了新的市场营销战略,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从企业战略层次分析,该企业的此项战略属于()。A.企业总体战略B.企业紧缩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