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2004年10月)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
(2004年10月)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
admin
2020-12-24
65
问题
(2004年10月)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选项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答案
ABCDE
解析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其主要观点是: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孟禄。其主要观点是:原始教育产生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教育劳动(社会)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该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41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请注意听语音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知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我记...
说明:阅读下面这篇文字,阅读后,请将其缩写成一篇短文,字数不得少于300。以复述为主,不需加入自己的观点。 ...
第3题:A.深海地质调查B.参与现代水雷战C.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采样D.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
来自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萨桑托博士在《心理科学近期趋势》一刊中阐述道:人们的体型体格千差万别,而拥有不同身体特征的人思考的方式也各...
来自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萨桑托博士在《心理科学近期趋势》一刊中阐述道:人们的体型体格千差万别,而拥有不同身体特征的人思考的方式也各...
来自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萨桑托博士在《心理科学近期趋势》一刊中阐述道:人们的体型体格千差万别,而拥有不同身体特征的人思考的方式也各...
年后备课休闲之余,偶尔翻阅了易中天先生的一篇博文——《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文中谈及易先生对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阅后颇有同感。易先生在剖析教...
年后备课休闲之余,偶尔翻阅了易中天先生的一篇博文——《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文中谈及易先生对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阅后颇有同感。易先生在剖析教...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然而由此带来的农村留守人口现象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然而由此带来的农村留守人口现象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随机试题
(56-57题共用备选答案) A.痰浊内阻 B.寒温内阻 C.脾胃湿热
患者,男性,24岁。晨起测血压135/75mmHg,脉率98次/分,护士判断其甲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用风险限额的是( )。
某糖果企业为了调查糖果更换包装的效果,选取A超市为实验组、B超市为控制组,进行控
下列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与其他类型行业相比,高增长行业的股票价格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求助者阻力主要的原因包括()。 A.负性事件对求助者的影响 B.成长带来的痛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如何?
炼制蜂蜜时,中蜜的含水量是A:10%以下B:10%~15%C:14%~16%D:17%~20%E:20%以上
光照疗法的作用是A:加速血液循环B:减少感染机会C:使体温保持稳定D:降低胆红素浓度E:提高血氧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