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经审理,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王某支付原告刘某欠款本息共计22万元,王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约定:王某在3个月内向刘某分期偿付20万元...
经审理,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王某支付原告刘某欠款本息共计22万元,王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约定:王某在3个月内向刘某分期偿付20万元...
admin
2020-12-24
67
问题
经审理,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王某支付原告刘某欠款本息共计22万元,王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约定:王某在3个月内向刘某分期偿付20万元,刘某放弃利息请求。案件经王某申请撤回上诉而终结。约定的期限届满后,王某只支付了15万元。刘某欲寻求法律救济。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只能向一审法院重新起诉
B:只能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一审判决
C:可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和解协议
D:可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
答案
B
解析
【考点】履行瑕疵的法律救济【详解】一审判决后,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上诉人申请撤诉,经法院审查后裁定准许,但该和解协议并未得到履行或未得到完全履行。此时该上诉人该如何获得救济,对于这一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笔者看来,此时该上诉人只能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一审判决。理由在于,上诉人撤回上诉之后,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当事人不能再向一审法院重新起诉,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双方当事人之间所达成的和解协议并不属于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可执行的依据,因此,当事人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和解协议,C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此时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效力,因此当事人不能再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故D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8u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移支付类型是()。A.均衡性转移支付B.民族地区转移支付C.专项转移支付D.一般性转移支付
个人收入(PI)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1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最主要的扣减项有()。A.公司未分配利润B.社会保障支付C.失业救济D
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而他本人又未因此获得补偿或支付费用。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
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的增长情况的指标是()。A.名义GDPB.实际GDPC.向国外的要素支付D.潜在GDP
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电网企业应与之签订并网协议并全额收购上网电量的发电企业有()A:利用核能发电企业B:利用天然气电企业C: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企业D: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重点用于()等领域。A:教育B:民族地区转移支付C:医疗卫生D:社会保障E:均衡性转移支
个人收入(PI)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一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最主要的扣减项有()A:公司未分配利润B:社会保障支付C:失业救济D:退休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即期支付的资本流动,主要包括()A:贸易资本流动B:投机性资本流动C:银行资金调拨D:保值性资本流动E:国际证券投资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1年或1年以内即期支付的资本流动,主要包括()A:贸易资本流动B:投机性资本流动C:银行资金调拨D:保值性资本流动E:国际证券投资
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方法是()A:签订有关协议B:免税法C:补贴法D:抵免法E:退税法
随机试题
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有从宽情节的,一定要从宽;有从严情节的,一定要从严,否则就会
在检查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出厂时间的过程中,应该予以报废处理的是()。
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的业务环节是柜面业务。( )
在五笔输入时,键入编码ISZ,则可以获得汉字()。
“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句提示在2000年的时候遍布各个网站。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
A.109 B.100 C.120 D.160A.109B.100C.120D.160
患者,男,65岁,肝硬化门脉高压。住院期间出现大量腹腔积液,神志模糊,贫血、巩膜轻度黄染。 该患者宜采取的体位是A.平卧位B.侧卧位C.坐位D.半卧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必备条件不包括A.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B.具有与所经营药品质量管理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
关于应急预案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经营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B.非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均可受邀参加应急预案评
根据《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关于招标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有()A.招标人不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B.评标委员会成员对其评审意见承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