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一观点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选择论 B.反映论 C.建构
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一观点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选择论 B.反映论 C.建构
admin
2020-12-24
32
问题
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一观点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选项
A.选择论
B.反映论
C.建构论
D.创造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 【正确分析】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鈞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并非所有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反映论,但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干扰分析】“选择论”认为,认识是主体积极地、能动地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改造的结果。“建构论”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刻板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而是以主体的智力结构为中介,把认识对象纳入自己的结构中,从而达到对对象的理解。“创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创造,认识活动的实质就是在主观之内创造主观之外的客观事物。但是“选择”、“建构”、“创造”等等其实都是“反映”的不同形式、要素和环节,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即使把它们全部整合起来也没有穷尽“反映”的所有形式、要素和环节,更不可能用其中一种去代替“反映”。因此,AC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JT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A.改变骨髓微环境B.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TS细胞数量C.直接刺激骨髓干细胞增加,提高内源性EPO生成D.稳定内皮细胞,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以下哪项无关A.造血干细胞缺乏B.骨髓微环境的缺陷C.免疫机制异常D.脾功能亢进
男性,68岁,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近1个月来心情郁闷,5小时前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身旁有3个空安定药瓶(原有药物共约200片),查体:深昏迷,血压130/...
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可有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道反应和肝损害A.链霉素B.异烟肼C.吡嗪酰胺D.利福平
在以下临床表现中,除哪一项外均为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危重表现A.呼吸困难加重,双肺很少听到哮鸣音B.意识模糊或昏迷C.心率139次/分,血压86/60mmHg,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意识丧失,应首先采取哪种措施A.非同步电复律B.同步电复律C.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D.静脉注射胺碘酮
男性,62岁,半小时前心前区压榨样痛,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为零,诊断为心脏骤停。 根据病理解剖发现,大部分心脏性猝死的...
男性,62岁,半小时前心前区压榨样痛,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为零,诊断为心脏骤停。 下列哪一项不是诊断心脏骤停的必备条件A.意
女性,75岁,胸痛4小时人急诊室,突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室性逸搏心律,30次/分,应首先考虑应予A.肾上腺素B.阿托品C.胺碘酮D.利多卡因
男性,68岁,饮白酒史45年,日约500g,糖尿病史15年,高血压病史12年,平素排便困难,近1周头晕,黑朦,意识丧失1天收入院。查体BP170/80mm...
随机试题
牙冠形成后摄入四环素,临床上能够看到牙齿颜色的部位是 A、牙骨质 B、牙釉
社会工作者开展个案工作时,在服务对象预估和问题诊断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收取一定租金,让渡一个时期固定资产()的交易。Ⅰ.所有权Ⅱ.占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前停止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
为了改善牵引电动机的换向,就要减少整流电流的(),故在牵引电动机回路中串联另外的电抗装置,这就是平波电抗器。A.脉动B.电磁感应C.磁场D.强度
东风8B型内燃机车整备重量138t(不加压铁);()t(加压铁)。A.148B.150C.158D.160
患者,女,32岁,因误服有机磷农药1605(对硫磷)急送医院就诊,当时测定胆碱酯酶活力为50%。 使用阿托品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下列何种症状时应停用阿托品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应急准备工作内容应包括做好()工作。A.危险区的隔离B.应急资源安排C.事故控制措施的落实D.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关于编制进度计划的有关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技术都是工作和工作之间逻辑关系肯定的网络计划方法B、关键线路法是每项工作的持续时间都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做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A.需要告知其本人,不需要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