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 A.增色效应 B.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 C.失去
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 A.增色效应 B.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 C.失去
昕玥
2019-12-17
53
问题
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A.增色效应 B.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溶液黏度增加
选项
答案
A
解析
DNA(脱氧核糖核酸)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敢,成为单链的现象。①DNA变性时,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收值增加,并与解链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称DNA的增色效应(A对,C错)②DNA变性时,由原来比较“刚硬”的双螺旋结构,分裂成两条比较柔软的单股多核苷酸链,从而引起溶液黏度降低(见I版生化教材P44。此知识点5~7版生物化学上没讲到,常考,如【2005N024】)。③DNA变性后,吸收波长并不发生转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wp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高是由于: A.内皮细胞间缝增大B.内皮细胞的变性坏死C
酶变性时的表现 A.溶解度降低B.易受蛋白酶水解C.酶活性丧失D.紫外线
稀有核苷酸存在于下列哪一类核酸中? A.rRNAB.mRNAC.tR
D电刺激后,可以产生兴奋,引起动作电位,这是所有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动作电位幅度: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阈刺激可产生动作
蛋白质变性时 A.空间结构破坏,一级结构无改变B.280nm处光吸收增
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B.3\',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颅内压增高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二者皆有D.二者
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Tm)不同,以下关于Tm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病变有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蛛网膜下腔大量中性粒细胞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到的酶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C.DN
随机试题
下列防止工业燃油着火的安全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在点燃烧嘴前应先通
辽东半岛丘陵区以( )为主。 A、杨树林 B、松树林 C、落叶林 D、
()属于热学计量器具
同一经济现象或措施,产生的效果是复杂的。下列选项之间具有“双刃剑”作用的是:
香港半岛酒店位于九龙半岛的天星码头旁,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游客可以遥望对岸香港岛
期货公司会员为投资者向交易所申请开立交易编码,应当确认该投资者前一交易日日终保证
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制度通常是( )。
茎木类中药有异型维管束结构的是
交通安全设施中,防撞筒的主要作用是()。A.管制和引导B.标识出道路里程C.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D.防止失控车辆超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
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是()。A.限价商品房B.公共租赁房屋C.经济适用房D.廉租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