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探究更有利于公司招聘某职位人员的渠道,在对以往招聘的
某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探究更有利于公司招聘某职位人员的渠道,在对以往招聘的
天天题库
2019-12-17
43
问题
<P>某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探究更有利于公司招聘某职位人员的渠道,在对以往招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份统计表,见表2-8。</P><P>
</P><P>(1)请计算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录用比率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P><P>(2)在选择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时应考虑哪些问题?</P>
选项
答案
解析
<P>(1)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录用比率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计算如下:</P><P>①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P><P>校园招聘录用比= 100/250*100%=40%;</P><P>员工推荐录用比= 30/50*100%=60%;</P><P>报刊广告录用比= 40/500*100%=8%:</P><P>网上招聘录用比= 15/400*100%=3.75%;</P><P>猎头公司录用比= 15/20*100%=75%。</P><P>五种招聘渠道的录用比率分别为:40%、60%、8%、3.75%和75%。</P><P>②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该招聘渠道的总成本/实际录用人数</P><P>校园招聘单位成本= 300000/100=3000(元);</P><P>员工推荐单位成本= 120000/30=4000(元);</P><P>报刊广告单位成本= 200000/40=5000(元);</P><P>网上招聘单位成本= 150000/15=10000(元);</P><P>猎头公司单位成本= 450000/15=30000(元)。</P><P>五种招聘渠道的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分别为:3000元、4000元、5000元、1 0000元和30000元。</P><P>(2)在选择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时应考虑的问题有:</P><P>①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和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应从单位和岗位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包括企业发展要求,岗位性质等。</P><P>②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按照招聘计划中岗位需求数量和资格要求,根据对成本收益的计算来选择一种效果最好的招聘来源,是内部还是外部,是学校还是社会等。</P><P>③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按照招聘计划中岗位需求数量和资格要求,根据对成本收益的计算来选择一种效果最好的招聘方法,是发布广告还是上门招聘还是借助中介等。</P>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yvf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人员常使用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一般来说,调查问卷中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要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社会工作者小梁在做一项关于服刑人员子女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时小梁特别注意在征得研究
佟女士想成为某社区医院的志愿者,该中心工作人员与她面谈,了解她做志愿者的动机和技
社会工作者小朱毕业后来到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工作,最近在做一个有关服刑人员子女的服务
所谓跨专业团队是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以下关于跨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守则中的“增进公众福利、维护社会正义”的内容体现了()。
社区居民家里发生火灾,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造成了财产损失。在灾后重建中,小王为
在服务对象遭遇不公正待遇时,社会工作者伸张正义,通过多种渠道维护其权益。这体现了
筹资与补偿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与补偿渠道包括(
随机试题
应设立首席信息官,直接向( )汇报,并参与决策。 A、董事长 B、总经理
患者,男,体检发现尿血红蛋白阳性,特向药师咨询,怀疑为药物所致,以下可导致尿血红
估算工程量单价合同结算工程价款采用的数据是合同中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和()。
2011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经费总支出412.94亿元。其中工资
(2014年)下列程序中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的有()。
2010年全国完成税收总收入73202亿元,同比增收13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
患者,男,55岁,因“2个月内体重下降5kg”来诊,查空腹血糖8.1mmol/L,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诊断为糖耐量减低B.应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价格机制的核心内容是()。A.价格形成机制B.价格运行机制C.价格调节机制D.价格动力机制
某市商务局局长陈某未经批准兼任某企业职务并领取薪酬,同时花公款10多万元在媒体上宣传自己。由此可以看出,陈某违反公务员法的行为有() A未经批准兼任...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筹资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依法筹资原则B.负债最低原则C.规模适度原则D.结构合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