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
admin
2020-12-24
63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娘家姓,求助者的男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求助者结婚后与父母同住。一个多月前求助者顺产一男婴,其父母非常高兴,多次催促报户口,让孩子随求助者的姓。可求助者的丈夫坚决反对,坚持用自己的姓。求助者了解父母的守旧思想,也知道丈夫的自尊心很强,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温柔善良,孝顺父母,懂事听话,人际关系良好。平素身体健康。
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是()。
选项
A.担心引发矛盾
B.与父母有矛盾
C.人际关系不好
D.与丈夫有矛盾
答案
A
解析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心理原因一般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找,其中,外部原因多是其经历的事件。结合案例可知,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心理原因是担心引发矛盾。故答案选择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BD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从业禁止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只有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才可能被判处从业禁止B.从业
甲为杀害乙,在晚上将乙家的房子点燃,乙和乙的妻子、孩子被烧死,乙家的房子也被烧毁。对甲的罪数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连续犯,以一罪论处B.从
某市公安局接到有关该市一家制药公司制售劣药的举报。公安局派人侦查核实后,公安局长王某找来该制药公司经理李某谈话,要求该制药公司今后不准再生产劣药,并将仓库...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无须共同行为B.共同犯罪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C.共同犯罪人的主观
甲在行走时突然听到有人惊呼“杀人了,快跑”,甲来不及细想,慌忙跑向路旁胡同,不料撞倒一个轮椅上的老人,造成老人腿部骨折。后发现只是小孩子在恶作剧喊叫。对甲...
甲与其妻子乙不和已久,甲为杀死乙便在乙的饭碗里投放毒鼠强。甲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但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关于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的分...
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
李某是我国公民,跟随其父母在某太平洋岛国A国生活。2008年9月,刚满15周岁的李某进入A国公民吉姆家窃取了价值3000多元人民币的财物。根据A国的法律,...
李某是我国公民,跟随其父母在某太平洋岛国A国生活。2008年9月,刚满15周岁的李某进入A国公民吉姆家窃取了价值3000多元人民币的财物。根据A国的法律,...
李某是我国公民,跟随其父母在某太平洋岛国A国生活。2008年9月,刚满15周岁的李某进入A国公民吉姆家窃取了价值3000多元人民币的财物。根据A国的法律,...
随机试题
医学伦理学的公正原则,是指 A.不同病人给予不同对待 B.不同的经济给予不同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中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的主要任务包括()。
蓄电池室的门上应有()标志
电流互感器红外精确检测周期220kV为()。
陈护士为患者准备输血,检查库血质量,下列哪种情况说明库血质量正常,可以正常输入
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原则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整体保护,二是处
生理自我是最先成熟的,社会自我成熟的时间晚于心理自我。 ()
一位年轻的未婚妇女因子宫出血过多住院。患者诉子宫出血与她的月经有关,去年就发生过几次。医生按照其主诉施行相应的治疗。一位正在妇科实习的护士和患者很谈得来,...
某施工企业承担了某项施工任务,为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做了以下各项工作,其中属于项目目标事前控制的内容有()。A.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B.定期进行项目目
在与客户交谈和沟通中,理财规划师值得推崇的语言方式是()。A.解释应当简洁、明了、易懂B.不要长篇大论、空洞地解释C.不要书生气十足地背诵书上的概念D.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