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基本事件的概念,那么什么...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基本事件的概念,那么什么...
admin
2020-12-24
58
问题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基本事件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基本事件?基本事件又有什么特点呢?有没有人能举一个例子呢?
例1.列举出下列几个随机事件中的基本事件。
1.从a,b,c,d,中任取两个不同的字母的试验。
2.有五根细长的木棒,长度分别为1,3,5,7,9,任取三根。
3.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
(二)生成概念
提问:这三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共同点,引出古典概型概念:
【答辩题目解析】
1.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异同点?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区别:古典概型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个数为有限个;几何概型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个数为无限个。 相同点:(1)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一样; (2)概率公式类似,都是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比上基本事件的总个数。 2、会判断古典概型,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能够利用概率公式求解一些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NU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人是()。A.蔡元定B.朱载堉C.黄自D.冼星海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 老师:能量存在多种形式,如热能、电能、风能等,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吗 学...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 ...
下列关于教师角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是教学设计者B.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C.教师是学习促进者D.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高中化学课程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下列不属于学业评价方式的是()。A.纸笔测试B.活动表现评价C.绩效评价D.学习档案评价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开展STS教育,STS是指():A.科学、技术、社会B.科学、教学、学习C.科学、技术、学习D.科学、教学
下面是三位化学教师关于“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课堂教学引入的情境设计。 教师1:从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铝土矿的成分引入,展示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铝...
要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展实验探究活动B.背诵实验过程和现象C.做好演示实验D.开展课外兴趣实验
下面四位教师用各自的方法开始了高中化学第一课,其中最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A.强调必须学好化学才能考上大学,否则没有前途B.强调许多化学物质有腐蚀性或毒性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C02通入CaCl2溶液中B.N02通入FeS04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02通入酸
随机试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1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比
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 )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承租人主张优先购买房
女性,50岁。自诉一周前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乳房内一肿块,不伴疼痛。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
根据外汇交易方式的不同,外汇交易可以分为即期外汇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下列关于即期
下列关于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有()。A.劳动定额可以帮助企业组织生产,也可以帮助企业组织分配B.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基础C.在班产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A.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B.资产管理理论C.负债管理理论D.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心理调适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
关于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分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利于我们把握真正的工资水平B.物价水平变化越大,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的差别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