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二十岁来,本市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市工作,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夫妻一直感情很好,两个人经济状况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二十岁来,本市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市工作,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夫妻一直感情很好,两个人经济状况一...
admin
2020-12-24
50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二十岁来,本市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市工作,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夫妻一直感情很好,两个人经济状况一般,一直没有要孩子,但双方父母都希望他们早点生小孩。求助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怀孕了,俩人经商量决定要这个孩子。求助者为了不失去工作一直坚持到产前两周才休息。怀孕期间,求助者身体状况良好,情绪平稳,偶有紧张等情绪。由于分娩时间较长,产程不顺利,产后体虚,导致奶水不足,孩子出现湿疹、腹泻等情况。近四个月,求助者为此头痛、心动过速,情绪低落,对初生的女儿感到累赘和有负罪感,白天精神差,缺少笑容,晚上难以入眠。心情压抑、烦躁、易发脾气,对什么都没兴趣,奶水越发减少。总担心孩子会生病,怀疑自己能否把孩子养大。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从小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她包办,缺乏独立能力,虽然经济状况一般,但家庭美满和睦,也培养了她善良温和的性情。
判断该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不能依据()。
(A)是否有自知力 (B)是否主动求医
(C)躯体疾病既往史 (D)功能受损
选项
答案
C
解析
从求助者是否主动求医,是否有自知力,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都可以判断其心理健康水平。躯体疾病既往史和心理健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m7O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宪法实施,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都要遵守宪法,这也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形式B.制度保障并非宪法实施的方式C.在我国,实施宪
以下哪一律师行为是正确的?A.律师张某为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宣称其是本市刑事辩护领域的专家B.律师钱某向委托人暗示其所在律师事务所与当地政府机关某工作人员有特殊
国家机构实行工作责任制原则,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这一原则A.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B.每一人大代表都要受到原选举单位的监督C.人民法院和人民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适用任何回避,可以同时任职A.王某夫妻在同一人民法院同时担任院长、副庭长B.车某父子在同一人民法院同时担任副院长、助理审判员C.周某及其女婿
某私营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其竞争力,决定开设分行,于是银行相关人员决定着手准备需要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该银行需要准备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包括下列哪项A
关于《反恐怖主义法》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B.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对于确有社会
关于侦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张三故意杀人一案,在补充侦查阶段,张三死亡的,应当撤销案件B.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C.搜查的时候,应
关于渎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警察甲接到被非法拘禁的乙的解救要求,故意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甲成立滥用职权罪B.镇长甲滥用职权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
随机试题
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问题言语,另一是( )。 A、情境言语
以亲水性基质制备栓剂常用的润滑剂 A、95%乙醇 B、软皂 C、肥皂、
全自动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共同之处为
现代证券交易所的计算机运行系统通常包括()。
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A.目标控制B.提高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价值
甲公司每股收益为2元,市盈率为20倍,共发行100万股股票;乙公司每股收益为1元,市盈率为10倍,共发行80万股股票。甲公司准备并...
关于仲裁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2018真题A、仲裁审理,必须开庭审理作出裁决B、涉及当事人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协议公开审理C、申请人在开庭审理时未
下列降水井中降水深度不限的是( )。A.电渗井B.管井C.辐射井D.潜埋井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社会体制改革D: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甲企业是一家有限合伙企业,由张某、李某和赵某设立。其中张某为普通合伙人,李某和赵某为有限合伙人。 2011年2月13日,甲企业接到乙公司发出一封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