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2010年3月5日,甲将自己的汽车出售于乙,双方付款提车。甲的朋友丙对甲的汽车一直十分喜爱。2010年3月10日,丙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此车。甲欣然同意...
2010年3月5日,甲将自己的汽车出售于乙,双方付款提车。甲的朋友丙对甲的汽车一直十分喜爱。2010年3月10日,丙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此车。甲欣然同意...
admin
2020-12-24
47
问题
2010年3月5日,甲将自己的汽车出售于乙,双方付款提车。甲的朋友丙对甲的汽车一直十分喜爱。2010年3月10日,丙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此车。甲欣然同意,并当即与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汽车的所有权归属于乙
B.汽车的所有权归属于丙
C.丙有权要求乙返还汽车
D.丙无权要求乙返还汽车
选项
答案
BC
解析
《物权法》第24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本题中,2010年3月5日,甲将自己的汽车出售于乙,双方付款提车。但是并未进行登记,因此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本题中,2010年3月10日,丙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此车。甲欣然同意,并当即与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丙善意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乙的所有权不能对抗善意的丙。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 丙已经取得汽车的所有权,因此对于丙而言乙对汽车的占有即为无权占有,丙有权请求其返还。因此,C项正确,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mq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由于债务人信用评级降低,致使债务的市场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损失,体现了金融风险中的()A:信用风险B:运营风险C:市场风险D:流动性风险
“十二五”规划要求,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体系。A:金融服务和价格担保B: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C:价格担保和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称为()A:需求B:供给C:公共产品D:均衡价格
投资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下列不属于不确定性事件的是()A:政府政策改变B:市场需求萎缩C:市场价格波动D:投资的维持成本超过预先估计的水平
从2010年到2030年,进入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A:特殊区域布
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中,()度量的是普通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消费品的价格变动。A:GDP平减指数B:生产价格指数C:消费价格指数D:GNP平减指数
下列税率中,适用于对价格稳定、质量等级和品种规格单一的大宗产品征税的税种的是()A:比例税率B:全率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在一定时间内和设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A:需求B:生产预期C:供给D:生产值
关于价格政策和收费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对利用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按照价值决定价格的原则确定其上网定价B:引导单位、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
有关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需求增加时,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B:当需求减少时,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C:需求变
随机试题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图中,uA=1V,uB=5V,设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则输
期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在()等特殊情形下不能履行职责的,期货公
外表面绿灰色,密布多数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内表面黄白色,味苦的药材是
14个月女孩,稽留高热2周。咳嗽较剧,喘憋和发绀明显,左肺下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
以下哪项符合检验科和病理科人员的道德要求 A要有严谨的科学作风 B要有实事求
对无牙颌后堤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应在上下唇系带处制作后堤区B.上颌后堤区位于口腔前庭沟内C.颊棚区也称为后堤区D.上颌硬区应制作后堤区
病理性冲动传导异常包括A.房室分离B.干扰脱节C.左束支分支阻滞D.窦房阻滞
卫生法中基本特征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卫生立法中的共识是关注A.卫生标准B.技术规范C.社会公众利益D.卫生人员行为E.加强卫生管理
引起人体疟疾发作的阶段是A:子孢子B:肝细胞内的迟发性子孢子C:配子体D:卵囊E:红细胞内的裂殖体
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B.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C.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D.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