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共用题干 男,30岁。4个月来胸部发麻、渐渐累及下肢。双下肢乏力10天,伴小便潴留、并置导尿管。无疼痛。体检:胸5以下触觉消失、有马鞍回避。双下肢振动觉...
共用题干 男,30岁。4个月来胸部发麻、渐渐累及下肢。双下肢乏力10天,伴小便潴留、并置导尿管。无疼痛。体检:胸5以下触觉消失、有马鞍回避。双下肢振动觉...
admin
2020-12-24
49
问题
共用题干
男,30岁。4个月来胸部发麻、渐渐累及下肢。双下肢乏力10天,伴小便潴留、并置导尿管。无疼痛。体检:胸5以下触觉消失、有马鞍回避。双下肢振动觉消失、肌力3度、膝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腰穿示脊管不完全阻塞。脑脊液蛋白0.5g/L,糖、氯化物和细胞数正常。
选项
脊管碘水造影表现为
A:水平面样阻塞
B:阻塞面光滑呈杯口状
C:阻塞面呈楔形
D:脊髓呈梭形膨大
E:碘水分散呈水滴状
答案
D
解析
主要考查对脊髓内和髓外肿瘤临床表现区别和理解。95题:脊髓内肿瘤病程一般数月后,造成明显瘫痪,大小便障碍,症状相当明显,没有任何疼痛,“鞍”区感觉保留,脑脊液蛋白增高不明显。这些表现与脊髓外肿瘤截然不同。所以本病为正确答案E髓内肿瘤,而非髓外肿瘤。硬膜外脓肿有发热感染症状。脊柱的疼痛和叩痛,大小便很少障碍,脑脊髓常规中白细胞增多。脊髓血管畸形和脊髓硬膜下血肿也有疼痛不适,外伤等病史,有髓外损害表现。脑脊液有红细胞增多等表现。96题:马鞍回避是慢性脊髓髓内损害的一个指标,指臀部“鞍”区(S
3
~S
5
)感觉保留,答案D为正确答案。其余为迷惑答案。97题:脊髓髓内肿瘤的脊髓碘水脊髓呈梭形膨大。正确答案为D。脊髓外肿瘤、硬膜外血肿等有阻塞面,呈杯口状或楔状,脊髓明显移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Dg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支气管哮喘体征,下述哪项不正确 A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 B有广泛的哮鸣音 C吸气音延长 D在轻度哮喘时哮鸣音可不出现 E严重哮喘时可...
男性,43岁,心脏病20年,房颤2年。1天前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3分钟左右,10分钟后清醒,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神清,血压正常,心房颤动。右眼无光感,左...
女性,65岁,高血压10年,糖尿病8年,突发右上下肢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天。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脑CT未见异常...
38岁女性,洗衣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査体:意识清,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心律不齐,右侧偏瘫,上肢重于下肢,偏身痛觉减退,首先考虑的诊断A脑血栓形成
查体示左侧鼻唇沟浅,两侧额纹对称。眼睑闭合有力,伸舌左偏无肌萎缩,左上下肢中枢性瘫痪,左侧偏身感觉障碍,左侧同向偏盲。病变部位是A右枕叶皮质B左侧内囊C
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后引起的对侧偏瘫有什么特点A不伴有颅神经瘫痪B偏瘫以下肢为重C为均等性轻偏瘫D偏瘫以下肢较轻E上下肢均为0级瘫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A对侧上肢或下肢的发作性瘫痪B对侧偏身感觉障碍C失语D同侧单眼失明E同侧上肢或下肢共济失调
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A呼吸衰竭经大量利尿剂治疗后B应用过量安眠镇静剂后CCO2严重潴留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后D静脉注射氨茶碱后E并发中毒性休克后
容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A呼吸衰竭经大量利尿剂治疗后B应用过量安眠镇静剂后CCO2严重潴留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后D静脉注射氨茶碱后E并发中毒性休克后
患者,男性,28岁,面部及下肢水肿,尿蛋白(++),血压:150/100mmHg,肾穿刺活检:肾小球体积增大,电镜下见脏层上皮与基膜之间有驼峰样致...
随机试题
企业已确认收人的商品发生销售退回时,其冲减的销售收人应在退回期借()科目。 A
113.下列选项中()不是公司解散的事由。 A.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届满
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称为()。
系统性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
初产妇,25岁,停经50天,阴道少量流血3天。妇科检查:宫颈口关闭,子宫增大如孕50天大小,妊娠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难免流产B.不全流产C.习惯性流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个人素质B.提高国民素质C.培养精英D.培养有特长的人
大兴安岭在我国地理分界上的作用是()。 ①既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又是高原和平原之间的分界线 ②既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又是...
下列财务评价指标中,反映工程建设项目偿债能力的指标有()。A:资产负债率B:累计盈余资金C:利息备付率D:投资收益率E:投资回收期
以下会计等式描述正确的有()。A:资产=负债+收入B:收入-费用=利润C:资产-费用=利润D:收入-利润=负债
企业研发人员根据某种潜在的需求与欲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产品及其构成部分进行重新联想、推理、抽象、组合等,以形成新产品整体概念,这些活动是新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