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互联网企业,在南方某市设立计算机设备中心,采用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进行保护。检查发现,气体灭火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为600m...
某互联网企业,在南方某市设立计算机设备中心,采用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进行保护。检查发现,气体灭火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为600m...
admin
2020-12-24
35
问题
某互联网企业,在南方某市设立计算机设备中心,采用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进行保护。检查发现,气体灭火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为600mm。管道穿越楼板处安装了套管,套管长度高出地板50mm,从套管的缝隙可以看到楼下。该气体灭火装置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和灭火剂储存容器的高度差均为15mm。气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B.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C.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D.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外打开
E.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6次
选项
答案
ABC
解析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故选项D说法错误。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故选项E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NM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入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统计局负责人最近屡屡强调能否做到依法统计、排除干扰,是对统计系统计能力的检验,是对统计人员职业操守的检验,是对统计系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项资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髙和培养工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分别是()。A.1946年、1949年B.1952年、19
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振幅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A.“星河一号”B.“天河一号”C
消防人员用鼓风机扑灭森林大火的原理是()。A.氧气过分充足,超过燃烧需要量B.大量空气带走热量,使树木达不到着火点C.鼓风机吹出的是不助燃的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C.一条河流D.一片草原
随机试题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项目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初步设计文件已被批准 B
电动栏杆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为()。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如无切实有效措施,不得使用于()。
如图7-11所示电路,U=12V、UE=10V、R=0.4kΩ,则电流I等于()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啮齿类动物 B猪C病毒携带者 D犬
中、小型电力变压器的器身不包括( )。 A、净油器 B、绝缘 C、铁芯
本票必须记载的事项包括()。 A.表明“汇票”字样B.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司可巴比妥钠(分子量为260.27)采用溴量法测定含量时,每1ml溴滴定液(0
路基填筑按作业区段分为填土、整平、压实、()区段。A:反馈B:检测C:调整D:验收
按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预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A: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30日内B: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