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亡羊补牢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

admin2020-12-24  20

问题 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亡羊补牢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诸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丟过。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给出本文的寓意。
(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3)试根据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揭示寓意的环节。

选项

答案

解析(1)本文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亡羊补牢的意思是说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遭受损失。 (2)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的音形义;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则寓言故事。 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语言谈谈这个寓言故事。 (3) 揭示寓意的环节设计: ?质疑、理解题意 ① “亡羊补牢”是个成语,大家通过预习,可以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② 指名答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③ 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述“亡羊补牢”的意思。 ④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 自由读课文,给出自读提纲 a. 出示需要注意的生字的读音 b. 出示需要会写的词语:寓言、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亡羊补牢。 ② 再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 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② 齐读1—4自然段并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学生思考回答:“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改成自己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③ 街坊是怎样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评议,齐读。 ④ 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的想法。再次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养羊人的理由。 ⑤ 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对比朗读。 ⑥ 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a. 指名读第4节并评议。 b. 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1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c.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d.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⑦ 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a. 养羊人是怎样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用“赶快”一词?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b.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内心感受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C.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养羊人的后悔之情。 d.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e.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再读,体会寓意 ① 如果这个养羊人再不修羊圈,会导致什么后果? ② 想想:这个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样说?养羊人又会怎样回答? ③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知错就改,为时未晚也。 ④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你的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总结全文,巩固拓展 ①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②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其寓意。 ③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O20KKKQ
相关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