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甲房地产经纪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知名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吴某是甲公司的房地产经纪人。业主孙某委托甲公司以孙某名义销售自己的一处房产。吴某与孙某进行洽...
甲房地产经纪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知名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吴某是甲公司的房地产经纪人。业主孙某委托甲公司以孙某名义销售自己的一处房产。吴某与孙某进行洽...
admin
2020-12-24
71
问题
甲房地产经纪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知名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吴某是甲公司的房地产经纪人。业主孙某委托甲公司以孙某名义销售自己的一处房产。吴某与孙某进行洽谈,最终甲公司同意为孙某销售其房产。随后,甲公司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有关孙某房产信息的广告。不久,刘某来到了甲公司要求购买孙某的房产,吴某接待了他。经过谈判,刘某和孙某在三天后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刘某在看过孙某房产后很喜欢该房产,但又觉得价格稍高而一时拿不定主意。此时吴某正确的做法为( )。
选项
A.向刘某解释房地产稀缺性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准确提供周边类似房产的质量和交易价格信息,供刘某参考
C.叫同事打电话称有其他客户看房,且出价比刘某稍高
D.利用已成交的案例来说明此房产的性价比较高
答案
AD
解析
由于房地产商品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价值量大等特点,房地产商品的买卖双方(尤其是买方)都会在最终决定成交的时候产生犹豫。房地产经纪人应能准确判断客户犹豫的真正原因和成交的条件是否成熟,如果成交条件已经成熟则能灵活采用有关方法来消除客户的疑虑,从而使交易达成。例如,某客户对其选中的一套房子(在同一楼层中景观最好)犹豫不决,主要原因是对这套房子的单价比它隔壁的另一套房子略贵一些。这时如果房地产经纪人能准确判断这一情况,并能针对性地向其解释房地产稀缺性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用自己所了解的某些已成交案例来证明,常常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id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房地产经纪人一般应站在()的角度来评价所促成交易的房地产环境的好坏。(2010年真题)A.房地产管理部门B.房地产使用人C.房地产开发企业D.政府环保
张某欲购买一套住房,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以下简称甲机构)寻找房源并签订了经纪合同。甲机构寻找到的合适房源为李某的住房。该住房位于某幢住宅楼的二层,该住宅...
肖某由于工作地点变化,欲将其自住商品住房出售,于2010年9月委托甲房地产评估机构对该住房进行价值评估。估价师经现场查勘,发现室内使用大镜面作装饰,并大量...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城市边缘地带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国家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该居住区附近有高架轻轨铁路经过,但未设站...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城市边缘地带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国家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住宅用地是居住区用地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
人们通常按照城市的()等,把我国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A.行政等级B.综合实力C.职能D.房地产业发展水平E.地理位置
某房地产经纪公司接受二手住宅楼销售委托,由经纪人张某到现场进行勘察得知:该住宅楼为七层,层高3m,房屋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和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
某房地产经纪公司接受二手住宅楼销售委托,由经纪人张某到现场进行勘察得知:该住宅楼为七层,层高3m,房屋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和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
某房地产经纪公司接受二手住宅楼销售委托,由经纪人张某到现场进行勘察得知:该住宅楼为七层,层高3m,房屋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和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某城市临街建设商住两用商品房一幢,共10层。居民李某购买了其中一套住房,该住房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120m2,套内墙体面积为20m2,北面...
随机试题
(97-102题共用题干)患者女,38岁。因\"不语不动、进食少25天,体重下降1
抗体检测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A.抗体测定中使用抗原的种类 B.抗体测定中抗原
如图7-14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S和RS各为下列何值?()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经初步核算,全面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
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心脏呈
根据下列实验,判断正确的是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42mg,置250ml量瓶中,加0
体的质量相同,并且无剩余。最少要装多少瓶?()
关于2009~2012年全国矿产品贸易和能源生产、消费,能够从上述资
某厂对某零件A的采购量非常大,且需用量稳定,该厂采用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因某些原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当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