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下列选项中,关于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做法正确的有( )。A.灌注前导管下端应下放至距孔底沉渣0.3~0.5m为宜 B.灌注混凝土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一致
下列选项中,关于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做法正确的有( )。A.灌注前导管下端应下放至距孔底沉渣0.3~0.5m为宜 B.灌注混凝土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一致
admin
2020-12-24
71
问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做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灌注前导管下端应下放至距孔底沉渣0.3~0.5m为宜
B.灌注混凝土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一致
C.灌注时导管埋人混凝土中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
D.灌注中途任何原因中断灌注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E.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0m
答案
ACE
解析
根据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要点,对五个选项分析如下: (1)选项A:灌注前导管下端应下放至距孔底沉渣0.3~0.5m为宜。施工要点要求在浇筑前,将导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渣0.3~0.5m为宜。故属于正确选项。 (2)选项B:灌注混凝土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一致。施工要点要求浇筑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1.0m。与要求不符,属做法错误。 (3)选项C:灌注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施工要点要求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故属于正确选项。 (4)选项D:灌注中途任何原因中断灌注时间不得超过1h。施工要点要求一经浇筑,应连续进行,中途任何原因中断浇筑时间不得超过30min。与要求不符,属做法错误。 (5)选项E: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0m。施工要点要求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混凝土浇筑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故属于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CE”。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9O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设计合同采用定金担保,定金额度一般为合同总价的()。A:10%B:15%C:20%D:25%
关于施工监理合同中“监理工作范围”条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监理工作范围一般应与工程项目总概算、单位工程概算所覆盖的工程范围相一致B:在监理合同中,应明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适用范围,不包括()。A:规模小的工程建设项目B:发包人提供设计的工程建设项目C:复杂程度高的工程建设项目D:按照传统的“设计一招标一建
工程保险的期限不包括()。A:施工期B:试车期和考核期C:保证期D:保修期
根据《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下列关于委托任务范围的设计变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009年真题]A:发包人有权自行修改设计文件B:经过批准的设计
某市一栋3000m2普通办公楼为框架结构,建筑工程直接费为370万元,其中,毛石基础为39元/m3。而今拟建一栋3500m2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带形基础...
与管理承包模式(MC)相比,属于委托代理式管理模式特点的是()。[2011年真题]A:主要采用平行发包方式B:减少了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合同界面C:项目管理公司
某施工项目发生设计变更,导致土方工程量由原计划的15000m3增加到18000m3,该土方工程为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原计划施工天数为10天,若其他工...
管理咨询方根据业主委托方式选择介入工程建设项目的时机。“建造全过程管理”是指管理咨询方在()阶段即介入项目管理。[2011年真题]A:项目建议书B:设计与计划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需对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较大变更时,应先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然后由()进行设计文件的修改。[2011年真题]A:建设单位B:原设计单位C:监
随机试题
男性,20岁,咳嗽,气急,间断发热2个月,咳黄色黏痰,少量痰中带血,右锁骨上扪及
下列属于服装设计公司的企业人力资本主要研究对象的是()。 A.员工的人生观
在坝体填筑中,各分段之间不应形成过大的高差,接坡坡比一般缓于()。
下列费用中,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中建设管理费的有()。
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先后出版了多部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的著作,代表人物魏源在其编撰的《海国图志》一书中...
头痛的辨证,应首辨韵要点是A:虚实缓急B:脏腑经络C:外感内伤D:寒热缓急E:寒热虚实
骨隆突不常出现的部位是A.下颌磨牙舌侧B.下颌前磨牙舌侧C.腭中缝处D.上颌尖牙唇侧E.上颌结节
资质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内,对符合相应资质等级条件的企业核发资质证书。A.10个工作日B.15个工作日C.20个工作日D.30个工作日
劳动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其依法按照行政区划设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