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有专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统计表明,农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而从业人口却特别多,这是造成我国低收入群体庞大的重要...
有专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统计表明,农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而从业人口却特别多,这是造成我国低收入群体庞大的重要...
admin
2020-12-24
54
问题
有专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统计表明,农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而从业人口却特别多,这是造成我国低收入群体庞大的重要原因。把剩余劳动力从低收人的第一产业向收入相对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2004年,沿海地区不少地方陆陆续续曝出“用工荒”。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次契机,也为农民工工资上涨提供了动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除了收入的吸引力之外,工作生活的环境、各种权益的保证、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在这些方面,政府大有可为。
这段话的主旨是( )。
选项
A.缩小我国居民收人差距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B.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契机
C.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
D.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各项保障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答案
D
解析
首先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文段先提出问题--城乡收差距过大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接着提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有效途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阐述如何有效地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即还需要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各项保障措施。B项,文段并没有强调“契机”,故排除B项。A项、C项、D项表达的意思都相同,但是C项比A项具体,D项与C项相比,明确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故D项更合适。本题正确选项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Ff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A.消费者价格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生产者价格指数D.人均消费指数
在我国,年度GDP初步核算数在年后()天公布。A.15B.20C.45D.30
在我国,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在季后()天左右公布,初步核实数据在季后()天左右公布。A.1545B.1520C.1525D.3045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A.GDPB.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消费价格D.居民可支配收入
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公布的就业数据的来源是对()进行调查A.机构B.家庭C.非农业人口D.个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这句话表明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认为凡是现存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78年我国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美国《时代》杂志曾质疑说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经过三十...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A.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B
随机试题
A企业是一个制药公司,销售业绩一直不好,为了提高销售量,销售人员的薪酬水平是公司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电解质代谢紊乱不会出现的是 A、高钾血症 B、高钙血症
建设工程必须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并具有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和达
患者女,16岁。因煤气泄漏爆炸致头面部、双上肢烧伤入院。查体:烧伤部位有大量水疱
高桩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及有关文
患者,女性,33岁,育有一子,既往月经正常。近半年经常转换工作地方,发生“闭经”。护士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为A.宫颈炎B.卵巢性C.垂体性D.下丘脑性E.
胸部叩诊音呈浊鼓音可见于 A空洞性肺结核B肺炎充血期C胸膜肥厚D肺气肿E气胸
健康人血液pH为( )A.1~2B.7.25~7.35C.7.35~7.45D.7.45~7.55E.>10
根据宪法和代表法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下列哪些权利?()A.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B.29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所依据的一般原理不包括()。A.惯性原理B.相关性原理C.聚类原理D.相似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