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中国公民王先生2013年2月取得来自中国境内的收入情况如下:(1)取得工资收入8000元。(2)出版畅销书一部,出版社支付稿酬90000元。(...
共用题干 中国公民王先生2013年2月取得来自中国境内的收入情况如下:(1)取得工资收入8000元。(2)出版畅销书一部,出版社支付稿酬90000元。(...
admin
2020-12-24
59
问题
共用题干
中国公民王先生2013年2月取得来自中国境内的收入情况如下:(1)取得工资收入8000元。(2)出版畅销书一部,出版社支付稿酬90000元。(3)一次性取得讲学收入20000元。(4)参加某大型商场开业抽奖活动中奖所得10000元。
选项
王先生取得的中奖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0
B:1120
C:1600
D:2000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工资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3500)*10%-105=345(元)。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一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准予扣除20%的费用。稿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90000*(1-20%)*20%*(1-30%)=10080(元)。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准予扣除20%的费用。讲学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3200(元)。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一偶然所得。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中奖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20%=2000(元)。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申报。王先生年所得在12万以上,属于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人。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税依据。所以选项AC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rRY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购买力指数由影响销售潜力的()因素组成。A:人口数量B:生产规模C:商品零售额D:商品需求E:有效购买收入
货运合同中托运人的义务有()。A:如实申报所托运的货物B:按照约定的方式包装货物C: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运费D:保障货物安全E:提取货物
商品流通企业销售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包括()等。A:商品保管费B:固定资产折旧C:企业管理费D:购进商品总价E: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
年功工资是结构工资的组成部分,其发放依据是员工的()。A:年龄B:学习时间C:工作年限D:经济效益
商品流通企业在确定长期合作关系供应商的选择标准时,需要考虑总成本的大小,即考虑所购商品进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其中仓库租金、仓库人员工资属于总成本...
乙商品流通企业电视机前11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下表:取m=4,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第12月的销售量()台。A:349B:359C:360D:369
某商品流通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时,重点关注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储蓄情况和就业程度等因素。该商品流通企业关注的是()环境。A:政治法律B:经济C:技术D: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应采取的战略为()。A: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标准化技术B:在国内生产,大部分产品供国内市场C:避开贸易
关于依法解除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不可抗力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应当承担违约责任B:当事人一方发生根本违约的情况下,对方有权解除合同C:
某超市果蔬汁平均日需求量为200瓶,需求情况服从标准差为10瓶/天的正态分布。如果提前期是固定常数4天,客户服务水平为95%,对应的安全系数为1.65,那...
随机试题
某货物A进口到岸价为300美元/吨,某货物B出口离岸价也为300美元/吨,进口费
(2014)某单位司炉班长巡视时发现一台运行锅炉的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水位刻度,同
下列关于锻造机安全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某企业资产总额年末数1200000元;流动负债年末数160000元,长期负债年末
共用题干 第二篇LoveorHate?Wehavesavedasa
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有轻微犯罪行为又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考评员工的思考能力时,可以选取的考评要素包括()。 A.指导力B.记忆力C.判断力D.理解力 E.想象力
某建设工程项目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250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15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则该项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这是因为( )。A.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性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具有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 2.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