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
admin
2020-12-24
50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跋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画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仔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漫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接近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4分)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中国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到近代落后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包括普通群众、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体国的最大梦想和共同追求。(4分) (2)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建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2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2分) 【命题依据】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解题思路】 (1)本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和应用。 (2)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时,习近平提到了“中国梦”,而这个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题正是通过陆士谔、孙中山、方志敏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描述和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关于中国梦的表述考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 (3)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的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原因。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回答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其次回答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二问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比以前更接近这一目标。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以及这三件大事最后的结果来回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rUT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将猪的肝脏移植给人,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超急性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慢性排斥反应D.手术技术尚不成熟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郭明义,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谈到我国的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谈到我国的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
材料1 从2009年11月23日起,一则时长3O秒,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的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正式播出。该广告由中国商务部会同4...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
材料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
随机试题
为了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度,在工业锅炉设计上,工程设计人员采用了两个安全阀的设计方
下列各项中,属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应用控制审计的有: A、组织控制审计 B
认为政府预算不必限于保持预算收支平衡,而重要的是保持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政府预算政
管理规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施工现场的各种标识牌字体要做到( )。
在原有产品线中增加一些高档次产品属于( )。 A.向上延伸 B.向下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应当注重()相结合,以维护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疲劳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A尺骨与烧骨B第二、三跖骨C胫骨干下1/3D腓骨干上1/3E股骨下端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A.1B.1.5C.2D.
按照密西根大学的大卫·尤里奇教授的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参与到企业战略的制定中去,并要确保企业所制定的人力资源战略得以有效地实施,这描述的是人力资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