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学校教育工作如何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校教育工作如何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admin
2020-12-24
36
问题
学校教育工作如何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青少年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学校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下面的 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 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 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 体到抽象地进行。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 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这个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 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 放矢。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 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 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 平。对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活动首先要分析个体各个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 药,才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也存在 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可 以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 可见的,有些却是隐性的,培养自信和坚持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层次上存在着。从 群体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方面。个体身心 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个 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方向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是非常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rww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如何维护和发展教师的威信。
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不高,那么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方面的表现。A.去人性化B.个人成就感
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A.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虚拟关注阶段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由于非正式团体是由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是符合学生内在需要的,所以只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pz_填空}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试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pz_填空}和{pz_填空},其中权威阶段也称为{pz_填空}。
随机试题
下列哪种病变可导致患者体检发现颈动脉异常搏动 A、缩窄型心包炎 B、急性右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发包单位()。
案例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测验结果: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证应首选方剂是
患者,女,32岁,已婚未育。孕29周,昨晚因食用不洁食物出现腹泻,今晨自觉胎动异
关于痴呆的临床特点,最正确的是
在岗培训划分中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特点不包括()。
O℃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 (A)错误(B)不确定 (C)正
一个村的东、西、南、北街的总人数是500人,四条街人数比例为1∶2∶3∶4,问北街的人数是多少?A.250B.200C.220D.230